重庆邮电大学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依托学校在信息学科领域的优势,形成了独特的“艺术与技术相结合”培养模式。该专业作为重庆市“特色专业”和“一流专业”建设项目,致力于培养既掌握传统广播电视编导技能,又能适应媒介融合趋势的复合型人才。其课程体系深度融合影视数字化制作技术与网络技术,通过“以创意见长,拿作品说话”的实践路径,培养学生在移动媒体、网络视听等新兴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专业培养特色体现在三个维度:
- 学科交叉优势:构建以广播电视艺术学为核心,融合传播学、计算机技术的课程体系,开设《数字音视频技术》《虚拟仿真创作》等前沿课程
- 实践创新体系:建立包含重邮影视创作中心、数字高清实验室在内的10余个实践平台,实施“课程作业+专业竞赛+毕业设计”三级实践培养
- 行业对接机制:通过校媒合作引入真实项目,近五年学生获国家级奖项18项,在互联网+、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等赛事中表现突出
课程设置采用“基础+模块”结构:
- 专业基础课:涵盖《视听语言》《影视剧本创作》《非线性编辑技术》等核心课程
- 方向选修模块:
- 影视编导方向:开设《微电影创作》《影像无人机》等
- 影视后期方向:设置《三维动画制作》《视频节目包装》
- 节目主持方向:包含《网络直播营销》《综艺节目主持》
实践教学资源包含12498平方米传媒艺术大楼,配备400平方米标准演播厅、Betacam广播级摄录系统、大洋非线性编辑系统等先进设备。学生在大二开始进入“导师小组制”培养,通过《院刊e瞳》等平台发表作品,大三参与市级以上科创项目的比例达60%,近五年毕业生作品入选国内外影展30余次。
就业数据显示,该专业就业率连续五年超95%,毕业生主要分布在:
- 传统媒体:省级卫视节目编导、电台音响导演
- 新兴领域:短视频平台内容策划、MCN机构运营
- 跨界岗位:互联网企业用户体验设计、政府融媒体中心技术主管
- 继续深造:每年约15%毕业生进入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攻读硕士
升学通道构建了“专本硕贯通”体系:
- 专升本可对接本校广播影视编导专业
- 考研方向涵盖戏剧与影视学、新闻传播学
- 国际交流项目与加拿大Discreet公司合作认证3D动画师资质
该专业通过“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将《纪录片创作》等课程与重庆广电集团合作,使学生在校期间即完成200小时以上行业实践。其培养方案特别强调政治素养与艺术鉴赏力的双重提升,要求毕业生不仅掌握影视数字合成技术,更要熟悉党和国家文艺宣传政策,这种“技术为体,人文为魂”的培养理念,使其毕业生在智能媒体时代保持独特竞争力。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