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湾大学物流管理专业历经十余年发展,形成了以港口物流为核心、国际化与数智化为支撑的特色培养体系。该专业自2007年招生以来,先后获得广西首批东盟国际物流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等资质,并依托国际商务硕士点实现本硕贯通培养。课程设置紧密对接北部湾经济区向海经济发展需求,通过差异化培养模式,为区域输送了大量具备供应链管理和物流系统优化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在专业特色方面,该专业构建了"三核驱动"的育人框架。首先,港口物流特色通过《港口物流》《航运管理》等必修课程强化实践能力,覆盖集装箱运营、港口设备管理等实操领域。其次,国际化培养体系以中英双语教学为基础,辅以泰语、韩语等第二外语选修,结合外籍教师资源提升学生跨国沟通能力。第三,数智化转型体现在《Python基础及数据挖掘与分析》《物流大数据分析》等前沿课程中,通过运筹学建模和SAP系统管理训练,培养学生运用智能技术解决复杂物流问题的能力。
课程体系采用"基础+方向+实践"的三层架构。基础理论课程包含微观经济学、管理学、物流学等核心学科,夯实专业根基。方向模块细分为港口物流、商贸物流两大路径,前者侧重《国际物流管理》《港口物流系统规划》,后者融入《国际贸易实务》《跨境电商物流》等商贸场景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占比超过30%,包含:
- 供应链ERP沙盘实训模拟企业运营决策
- 物流系统仿真实验验证仓储与配送方案
- 国际供应链建模设计大赛等学科竞赛强化创新能力
师资团队由14名专职教师组成,其中博士及在读博士占比达71%,硕士生导师9人,6人具有海外留学背景。团队累计出版专著8部,承担国家级课题4项,开发《物流信息系统》《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控制》等省级一流课程,教学成果获广西社科优秀成果奖2项。校企合作方面,专业与北部湾港务集团、中国-东盟信息港等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将平路运河工程等区域重大项目纳入毕业设计选题。
就业方向呈现多元化特征,毕业生主要服务于三大领域:
- 港口航运企业:从事国际货运代理、集装箱调度、港口设备管理
- 智能制造领域:承担供应链优化、生产计划控制、物流网络设计
- 商贸流通行业:主导电商仓储管理、跨境物流方案规划、订单履约系统开发近三年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智慧供应链挑战赛、物流仿真设计大赛中屡获二等奖以上奖项,印证了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的契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