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工程学院的风景园林专业立足城乡建设需求,以培养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形成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体系。该专业依托建筑学院的优势资源,结合工学与艺术学交叉融合的特色,致力于培养具有开放视野、创造性思维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专业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城乡规划、生态修复、景观设计等领域从事规划、设计、施工及管理等工作。
在课程设置上,专业构建了“基础+核心+实践”的三层课程体系。基础课程包括素描基础、植物学、色彩基础等,旨在夯实学生的美学与自然科学基础。核心课程涵盖景观建筑学概论、中外园林史、风景园林工程设计等,强化专业理论素养。实践教学环节则通过测量学实习、园林植物实习、快速设计训练等项目,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例如在“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中,学生需掌握CAD、GIS等专业软件的操作技能。
师资力量方面,建筑学院拥有双师双能型教师占比70%的优质团队,其中不乏具备国家注册建筑师、规划师资质的教师。例如吴银玲副教授作为风景园林系教研室主任,曾获校级“师德标兵”称号,其教学注重“欣赏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培养理念。学院还与湖北三鲲园林等企业共建实验室,聘请12名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形成“校企协同育人”模式。
就业前景上,该专业毕业生主要服务于城乡规划设计机构、科研院所及园林管理部门,从事景观设计、生态修复、旅游规划等工作。学院与省内外20余个实践基地合作,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机会。例如在“园林工程与技术”课程中,学生需参与真实项目中的材料应用与施工管理环节,提前积累行业经验。近年来,专业通过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进一步打通了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衔接通道。
专业特色体现在三方面:一是跨学科融合,课程涵盖建筑学、生态学、艺术设计等多领域;二是实践导向,通过“真题真做”教学模式,将乡村规划、景观设计等实际项目纳入课程作业;三是地域文化传承,教学中融入孝感本地园林文化与鄂北生态资源研究。值得注意的是,该专业在2020年将学制从五年调整为四年,更符合现代工程教育趋势,同时保持工学学士学位授予资格,确保专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