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学院工程造价专业立足现代建筑行业数字化发展趋势,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工程管理人才为目标。该专业横跨管理科学与工程和土木工程两大领域,融合管理学、工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知识体系,通过BIM技术等前沿课程设计,构建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培养模式。根据2025年最新排名,该专业在全国位列第79名,河北省内排名第3,展现出较强的专业实力。
一、专业定位与培养方向
专业紧密围绕“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定位,注重数字化、智能化能力培养。核心课程包括工程经济学、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BIM技术原理及应用等,旨在使学生掌握工程造价管理全流程技能。毕业生可在建设工程、房地产领域从事工程决策分析、造价控制、合同管理等工作,适应行业对BIM技术应用和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需求。
二、教学资源与师资力量
专业拥有高级职称教师占比43%、博士学位教师占比29%的师资团队,且双师型教师比例达100%。教师团队兼具管理科学与工程和土木工程背景,多人具有企业实践经验。配套的BIM实训室、工程管理实训室等设施设备总值超570万元,可开展三维施工模拟、电子招投标沙盘等实践教学,实现“教学-科研-实践”一体化培养。
三、实践能力与创新培养
专业通过“以赛促学”机制强化学生创新能力:
- 连续三届在全国高校BIM毕业设计创新大赛中获6项二等奖
- 2020年斩获河北省首届建设工程燕赵杯BIM技术应用大赛二等奖
- 与中铁建工、中电建建筑集团等企业共建42个校外实践基地,提供专项实习与毕业实习机会,覆盖工程审计、造价咨询等岗位实战训练。
四、就业前景与行业竞争力
毕业生主要流向央企、国企及政府部门,包括中铁十六局、葛洲坝集团等龙头企业,从事工程造价控制、工程合同管理等核心岗位。近三年初次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高质量就业岗位占比超50%。专业紧贴建筑产业数字化转型趋势,将BIM技术、智能计价软件植入课程体系,使毕业生具备“能算量、会计价、懂经济”的复合能力,在智能建造、数字造价等领域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五、报考建议与未来发展
该专业2025年面向全国招生40人,学费4600元/年,近年物理类录取平均分约496.9分。考生需具备较强的数理逻辑能力和工程管理兴趣。随着新型城镇化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推进,专业在城市更新、智慧工地等新兴领域将持续释放人才需求潜力,为学习者提供广阔职业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