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物流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广西唯一培养物流相关类人才的公办高职院校,其工程造价专业依托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的办学特色,构建了"专业+产业"协同育人体系。该专业聚焦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需求,通过"厚德树人,强技立业"的育人理念,着力培养掌握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BIM技术应用、工程全过程管理等核心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近年在广西高职院校中形成鲜明特色。
在培养目标上,该专业以"懂施工、精计量、擅计价"为方向,建立"三阶递进"培养路径:
- 基础能力层:通过《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材料》等课程夯实专业基础
- 核心技能层:重点培育《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建筑工程量清单计量与计价》等实操能力
- 综合应用层:依托校企共建的工程造价数字化实训室开展真实项目演练。学生需掌握全过程造价管理能力,包括工程预结算编制、招投标文件制作、工程进度款审核等核心业务模块。
课程体系突出"岗课赛证"融通特色:
- 专业基础课程:《建筑力学》《工程经济学》奠定理论根基
- 核心技能课程:《BIM识图与建模》《工程造价软件应用》等数字化课程占比达40%
- 实践教学模块:与广西现代物流集团等100余家企事业单位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开展"工学交替"教学模式
- 证书融通体系:将建筑信息模型(BIM)、数字化造价等1+X证书标准融入课程,毕业生可获取预算员、安全员等5类职业资格证书。
就业网络呈现"双元驱动"特征:
- 区域辐射:近三年毕业生在广西就业率达44.93%,主要服务南宁、贵港等地的建设单位、工程咨询公司
- 行业纵深:依托广西供应链职教集团资源,与北控水务、广西环保产业投资集团等环保建筑类企业建立定向输送通道
- 岗位覆盖:从施工企业的造价员到工程咨询公司的全过程造价工程师,形成"技术+管理"复合型岗位矩阵。数据显示,2025届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规模达409人,校企共建的工程结算虚拟仿真实训室有效提升学生岗位适应能力。
专业建设凸显三大创新亮点:
- 绿色建造导向:将《建筑节能技术》《绿色建筑材料》等课程融入培养方案,响应国家"双碳"战略
- 数字化赋能:构建BIM+GIS技术融合的智慧造价课程群,开发《工程造价大数据分析》等前沿课程
- 产教共同体:与广西环投水务集团共建产业学院,实行"双导师"制,企业专家参与《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等课程教学,真实项目案例覆盖率达80%。这种"教-学-做"一体化模式,使毕业生在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