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华学院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自2013年开设以来,已成为该校工学领域的重点学科,致力于培养适应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该专业紧密围绕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通过整合机械设计、自动化控制、计算机信息技术等学科,构建了“理论+实践”的双轨培养体系。在课程设置上,强调数字化仿真和柔性加工技术的深度融合,并与长三角地区制造业企业深度合作,形成“产教融合”的办学特色。以下将从培养方向、课程体系、实践平台、师资力量及就业前景等维度展开分析。
专业定位与培养方向
该专业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特色,聚焦机械结构设计、加工工艺优化与智能控制技术三大领域。培养目标定位于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要求学生掌握现代机械系统设计原理、单片机开发和机电产品测试等核心技能。课程体系覆盖机械原理、液压传动、传感器技术等基础学科,同时融入3D打印、工业机器人、无人驾驶平台控制等前沿技术模块。例如,学生需参与智能装卸设备研发或无人驾驶车辆改造等横向课题,强化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教学资源与实验平台
专业依托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和机器人实验实训中心,搭建了覆盖全产业链的实践教学环境:
- 先进实验室集群:包括机械创新实验室、自动化控制实验室、智能电气综合实验室等,配备3D打印设备、液压传动系统及工业级机器人操作平台。
- 校企合作项目驱动:与安徽尚展模具、长安汽车等企业共建“新华-尚展创新班”,引入真实企业项目案例,实施工程师主导的案例教学。
- 科研转化平台:依托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横向课题(如轮式机器人精确控制),推动科研成果向教学转化,提升学生参与技术攻关的能力。
师资力量与教学模式
专业教师团队由15名专任教师组成,其中高级职称占比73.3%,双能型教师占比73%,并聘请企业工程师参与课程设计。教学模式采用“三结合-三能力”培养路径:
- 理论与实践结合:通过实验、实训、实习形成递进式技能训练链;
- 科研与竞赛结合:鼓励学生参与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智能车大赛等赛事,近五年获省级以上奖项50余项;
- 创新与创业结合: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支持学生以第一发明人申请专利,累计授权专利超50项。
就业前景与社会评价
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96%以上,主要流向机械设计、模具开发、生产管理等领域,部分进入合肥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深造。第三方机构评价显示,该专业在2023年全国民办大学排名中位列第27名,安徽省内排名第二。用人单位普遍认可其实战经验丰富、技术转化能力强的特点,尤其在智能装备研发和自动化产线优化领域表现突出。
通过上述多维度的系统培养,安徽新华学院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不仅夯实了学生的学科基础,更通过校企协同和技术攻关塑造了符合智能制造时代需求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