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东软学院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作为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近年来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产教融合方面展现出显著特色。该专业以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为核心,致力于培养兼具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通过融合创新教育模式与行业前沿资源,其课程体系、实践平台和校企合作机制形成了独特优势,为学生提供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全方位成长路径。
在培养方向上,该专业以OBE(成果导向教育)为核心理念,构建了覆盖技术、管理与创新的综合能力体系。其培养目标强调学生需掌握信息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实施的全流程技能,同时具备数据驱动的决策支持能力。课程设置以10余门省级以上优质课程为基础,涵盖人工智能、大数据管理、智能系统开发等核心领域,并引入企业真实案例和SOVO(大学生创业中心)项目资源,实现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动态匹配。例如,通过TOPCARES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与素质教育深度融合,形成“理论学期+实践学期”的“1321”学期设置,确保学生每年至少参与一次集中实践训练。
实践教学是该专业的突出亮点。学院建有大数据实验实训室、ERP沙盘实验实训室等十余个专业实验室,并与东软集团、格力、京东等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学生可通过校企联合项目参与企业信息系统开发、业务流程优化等实战任务。例如,在智能信息系统开发课程中,学生需完成从需求分析到系统运维的全周期项目,直接应用Python、Hadoop等技术工具解决企业实际问题。此外,国际交流合作覆盖英国、日本等国家,学生可通过海外交换学习拓展跨文化视野。
师资力量方面,学院拥有超过40名具有海外背景的教师,包括毕业于伦敦国王学院、爱丁堡大学等名校的学者。教师团队普遍具备“双师”素质,即同时拥有学术研究能力和行业实践经验。例如,专业带头人罗频捷教授作为高级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主导多项人工智能与教育信息化领域研究,将前沿技术融入教学。这种师资结构确保课程内容既符合学术标准,又能快速响应产业技术变革。
就业前景上,毕业生可在企业、金融机构、政府机关等领域从事信息系统开发、数据分析及智能决策支持等工作。专业与用友、金蝶等企业合作开展的“卓越工程师计划”,为学生提供定向实习与就业通道。据培养方案显示,约70%的实践课程由企业导师参与指导,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岗位适配能力。近年来,毕业生在ERP系统实施、商务数据分析等岗位的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部分优秀学生进入阿里云、东软医疗等头部企业。
综合来看,该专业通过“人工智能+管理”的交叉学科定位、产教深度融合的实践体系以及国际化师资配置,构建了差异化竞争优势。其以技术驱动管理创新的培养路径,不仅契合数字经济时代的人才需求,也为学生提供了从校园到职场的无缝衔接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