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警察学院的信息安全专业立足新时代网络安全需求,以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构建了涵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和法学的跨学科培养体系。该专业依托网络安全保卫系的雄厚师资与先进实验室资源,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学生在网络攻防、电子数据取证、网络安全管理等领域的核心能力。近年来,随着警务大数据中心和网络靶场的建设投入,专业实力持续提升。
专业定位与培养体系
信息安全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聚焦网络安全管理与技术应用两大方向。培养方案强调社会责任感与法治意识,要求学生掌握数据结构、现代密码学、网络安全技术与防范等核心课程,并通过网络情报信息获取与分析技术等实践课程强化技能。课程设置体现多学科交叉融合特点,例如电子数据取证技术与应用课程结合法律规范与取证技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案件的能力。
师资力量与教学资源
专业师资队伍由30名教师构成,其中教授1人、副高职称11人,双师型教师8人,并聘请公安系统高级教官2人和高校客座教授强化实战教学。实验室配置方面,已建成电子数据取证实验室、网络舆情分析实训室等9个专业实验室,配备近500台终端设备。2025年计划投入1500万元建设警务大数据应用中心和网络靶场,进一步提升网络攻防实战训练条件。
学生发展与创新实践
学生通过大创项目、学科竞赛和公安见习实现能力跃升。例如2024级学生吴佳俐发表SCI论文、获全国数学能力大赛一等奖,并参与太原市公安局网安支队的舆情治理实践。专业推行“学战结合”模式,鼓励学生参与挑战杯、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等赛事,近三年获省级以上奖项12项,形成以赛促学的创新生态。
就业前景与专业优势
作为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该专业毕业生可进入公安系统、金融机构及网络安全企业从事渗透测试、取证溯源等工作。校友会2025年排名显示,其就业竞争力位列山西省同类专业前列,网络安全与执法方向更获评全国顶尖应用型专业,为信息安全学生提供深造通道。随着山西省“1331工程”对网络空间安全学科的重点支持,专业发展潜力与行业认可度持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