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工程职业学院的工程造价专业作为该校重点培养方向之一,凭借扎实的教学资源和行业对接能力,近年来在招生与就业方面表现亮眼。根据2023年数据,该专业综合满意度达4.2分,其中就业情况4.2分、教学质量4.3分,展现出较高的社会认可度。专业定位紧扣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需求,通过"数字化设计—装配化建造—智能化施工"的前沿课程体系,培养具备工程预结算、招投标管理等核心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对于高考生而言,其专科批录取最低分物理类170分、历史类240分(2023年)的分数线,也为不同层次学生提供了升学通道。
理论课程体系构建多维能力
专业课程围绕经济学、管理学、土木工程三大支柱展开,形成"理论+实践"的双轨培养模式。核心课程包含工程经济学、建筑工程计价、安装工程计量等理论课程,强化学生对工程造价全流程的认知。同时设置建筑信息模型(BIM)相关课程,融入数字化造价技术,匹配行业对信息化人才的需求。特别注重法律素养培养,通过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使学生掌握建设工程领域的法规应用能力。
实践教学贯穿职业能力培养
实践环节采用"学中做、做中学"模式,构建三级实训体系:
- 基础技能实训:通过建筑工程测量、CAD制图等课程夯实操作能力
- 专项能力训练:在建筑定额与预算、安装工程预算等课程中完成真实项目模拟
- 综合实践提升:依托校企共建的吉农新媒体营销产业学院等平台,参与企业真实工程项目毕业生可获得"1+X"建筑信息模型(BIM)等级证书,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融通"。
就业前景呈现多元化特征
该专业毕业生在建设单位、咨询公司、施工单位等领域的就业率达95%以上,主要任职方向包括:
- 造价工程师:负责工程预决算编制与审核
- 招投标专员:参与项目招标文件编制与合同管理
- 监理技术员:实施施工现场造价控制
- BIM技术员:运用数字化工具进行造价分析薪资待遇方面,合作企业多为行业内头部企业,职业发展路径清晰。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该专业与吉林化工学院等本科院校建立专升本通道,2024年毕业生李蕾即通过该路径升入工程管理本科。
特色培养模式服务区域经济
学院通过"一院两群三品"创新模式,将专业群与企业群深度对接。工程造价专业作为建筑工程学院重点建设方向,与中建、中铁等企业建立定向培养计划,实施"品牌专业+品牌企业"联合育人。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专业还开设涉农建筑项目造价特色课程,服务吉林省现代农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需求。学生可申请"知农爱农"专项助学金,前两年每年获2000元资助。这种将行业需求与人才培养精准对接的模式,使毕业生在就业市场始终保持竞争力。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