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工程职业学院的旅游管理专业自2016年创建以来,已成为该校特色鲜明的重点培养方向。该专业通过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和虚实结合的实训体系,致力于培养兼具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专业建设紧跟行业数字化转型趋势,与吉林省盛景时代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深度合作,构建起覆盖研学旅行、智慧旅游、酒店管理等领域的现代教学框架,为区域旅游业输送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该专业的核心优势体现在双师型师资结构与模块化课程体系。专兼职教师团队中双师型教师占比80%,形成理论教学与行业实践互补的师资格局。课程设置采用"基础+方向"的模块化架构:
- 专业基础模块:旅游概论、旅游心理学、旅游市场营销等构建理论框架
- 技能提升模块:智慧旅游系统操作、VR酒店场景模拟、调酒技艺实训等强化实操能力
- 行业认证模块:将研学旅行策划与管理(EEPM)证书考核内容嵌入教学,实现课证融通
实践教学体系通过三级进阶培养职业能力:
- 虚拟仿真实训:在智慧旅游实训室完成景区数字化管理模拟
- 企业轮岗实习:于合作企业进行6个月岗位实操,涵盖旅行社OP岗、酒店前厅接待等
- 创新创业项目:依托校内外基地开展旅游产品策划竞赛,近三年孵化出3个学生创业团队
就业方向呈现多元辐射特征,毕业生可从事:
- 传统领域:旅游景区管理、旅行社计调、高星级酒店运营
- 新兴业态:旅游电商运营、研学旅行导师、旅游自媒体策划
- 跨界岗位:会展活动执行、文旅项目开发、乡村旅游规划2024年就业数据显示,该专业初次就业率达96.8%,其中在携程、同程等OTA企业就业占比提升至27%,反映出数字化转型对人才需求的结构性变化。
校企合作方面构建起"三共"机制:
- 资源共享:企业提供迪士尼度假区、北京环球影城等实训基地
- 课程共建:与百度营销大学联合开发《旅游网络营销》等数字化课程
- 人才共育:实施"1.5+1.5"分段培养,前段在校夯实基础,后段在企业定向培养这种产教深度融合模式使毕业生起薪水平高于省内同行20%,部分优秀学生实习期间即获部门主管职位。
升学通道设置体现立交桥式设计,学生可通过:
- 普通专升本考试进入长春大学等本科院校
- 自考本科衔接项目攻读吉林农业大学相关专业
- 海外研修项目赴韩国湖南大学进行交换学习2024届毕业生中有18人通过专升本考入北华大学等高校,升学率较上年增长5个百分点,形成就业与深造并重的发展格局。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