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云南省六所开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之一,其专业建设紧密对接现代企业需求。该专业以“双环联动”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聚焦招聘、培训、薪酬等实务技能,注重“岗课赛证融通”教学改革。通过整合课程体系与行业资源,培养学生胜任基层管理岗位的核心竞争力,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在课程体系构建上,专业以“五项核心技能”为主线,形成模块化教学结构。基础理论课程涵盖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劳动经济学,实务类课程包括员工招聘与配置、绩效与薪酬管理,并引入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Excel应用等工具类课程。值得注意的是,该专业近年新增大数据分析、智能化招聘等前沿内容,例如通过人事信息管理系统实训提升学生信息化处理能力,使课程体系与行业数字化转型同步。
教学模式强调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教学团队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法,通过案例分析、模拟演练强化技能操作。例如在招聘模块中,学生需完成人才测评全流程实训;薪酬模块则需运用Excel进行工资核算与社保申报模拟。此外,学生可通过1+X人力资源共享服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考核,将课程学习与职业资格认证结合,提升就业竞争力。
就业方向覆盖企业人力资源全链条岗位。毕业生可从事招聘专员、培训主管、薪酬绩效专员等岗位,具体能力包括独立完成培训需求分析、绩效考核指标设计、劳动关系处理等实务工作。专业特别注重员工关系管理能力培养,设置劳动法理论与实务课程,使学生掌握劳动争议调解、人事档案管理等专项技能。数据显示,该专业在沾益校区每年招收文理科各20人,保持稳定的人才输出规模。
专业建设具有三大显著优势:其一,校企合作深度化,与本地能源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将煤矿、新能源等行业特色融入教学内容;其二,师资团队复合化,52.17%教师具备“双师型”素质,部分教师担任省级教学名师,主持人力资源三支柱体系管理等创新课程开发;其三,证书体系多元化,除职业资格证外,学生还可考取普通话等级证书,强化综合职业素养。这些优势使该专业连续多年保持5000元/年的学费标准下,仍能实现高质量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