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应用技术师范学院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立足现代信息社会需求,通过多维度培养体系塑造兼具艺术素养与技术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该专业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育人导向,强调艺术与科技融合的教学理念,课程设置覆盖平面设计、数字媒体、文化创意等前沿领域,并依托校企合作强化实践能力。作为学校重点建设的应用型本科专业,其教学特色与就业前景展现出鲜明的职教底色与技术师范属性。
在培养目标上,专业构建了"一核三维"的育人框架:以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核心,聚焦设计能力、教学能力、管理能力三大维度。学生需系统掌握视觉传达设计、艺术美学、多媒体信息传播等理论知识,同时具备运用图形图像处理、交互设计、品牌策划等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培养模式既注重传统平面媒体的基础训练,又突出数字媒体时代的创新需求,使毕业生能胜任广告公司、传媒机构、教育单位等多场景岗位。
课程体系呈现"基础+模块+实践"的阶梯式结构:
- 基础课程: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大设计基础,夯实造型与审美能力;
- 核心模块:划分为品牌形象设计(标志与VI系统)、信息可视化(字体与版式)、数字媒体(UI与互动设计)、文化创意(传统纹样与IP开发)四大方向;
- 实践环节:通过广告设计实训、包装制作工坊、企业项目实践等环节,将Adobe系列软件操作、3D打印技术、动态图形设计等技能融入真实工作场景。
教学实施中贯彻"三结合"育人机制:理论教学与学科竞赛结合,每年组织学生参与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国包装创意设计大赛等赛事;课内学习与实验室创新结合,建有数字媒体实验室、印刷工艺实训室等实践平台;校内培养与校企协同结合,与40余家传媒机构建立实习基地,推行"真题真做"的项目化教学。这种培养模式使学生在毕业前即积累3-5个完整设计案例,显著提升就业竞争力。
专业建设紧扣地域文化传承与产业升级需求,在赣鄱文化符号转化、红色文创产品开发等领域形成特色优势。课程中嵌入江西传统纹样研究、陶瓷包装设计、非遗数字化保护等专题,培养学生运用现代设计语言诠释地域文化的能力。近三年毕业生在品牌形象设计、电商视觉设计、教育机构美术指导等岗位就业率达93%,部分优秀学生进入完美世界、中联集团等合作企业,实现从校园到职场的无缝衔接。
随着元宇宙、AIGC等新技术变革设计行业,专业持续优化培养方案:新增动态视觉设计、智能排版系统等课程,探索虚拟现实技术在展示设计中的教学应用。通过构建"基础能力标准化、发展方向个性化、技术应用前沿化"的培养体系,南昌应用技术师范学院正着力打造技术师范类院校视觉传达设计的标杆专业,为文化创意产业输送既懂艺术规律又掌握数字技术的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