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江苏省重点建设的高职院校,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依托艺术与旅游学院的办学优势,将传统酒店管理教育与现代数字化技术深度融合。该专业立足行业转型需求,构建了"服务+技术+管理"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通过与南京传媒学院等高校的"3+2"本科合作项目,为学生搭建了贯通式成长通道。专业教学团队由博士、硕士领衔的"双师型"教师组成,实训基地覆盖客房服务、餐饮运营、茶艺培训等全场景模块,形成了一套适应现代酒店业发展的特色育人模式。
在课程体系构建上,该专业采用"基础模块+核心模块+拓展模块"的递进式结构:
- 专业基础课涵盖《管理学基础》《酒店数字化运营概论》等理论框架
- 核心技能课聚焦《前厅服务与数字化运营》《餐饮服务与数字化运营》等场景化训练
- 特色拓展课设置《民宿管家实务》《咖啡酒水知识》等创新课程,通过校内的客房模拟实训室和茶艺实验室,将虚拟仿真技术与实体操作相结合。学生需掌握PMS酒店管理系统、OTA平台运营等数字化工具,同时完成咖啡师、茶艺师等职业资格认证。
该专业的师资配置凸显实践导向,教师团队中既有具备国际教育背景的蔡海容老师(西班牙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硕士),也有曾在五星级酒店任职的张益越老师。通过校企合作项目,与雅高、万豪等国际酒店集团共建"订单班",实施"理论授课+顶岗实习"的交替培养模式。例如赵玲玲老师指导的班级,就深度参与过上海旅游节庆项目策划,这种产教融合模式使毕业生在洲际、豪生等企业的就业率达98%。
在职业发展路径设计中,学校构建了立体化的成长通道:
- 学历提升方面,可通过"专转本"进入南京传媒学院等本科院校
- 技能认证体系包含餐饮服务、数字营销师等12类职业资格证书
- 国际交流通道对接韩国清州大学等海外高校的深造项目据2025年数据显示,该专业毕业生在数字化运营岗位的就业比例达43%,平均起薪较传统岗位高出18%,其中在客户数据分析、智能客房管理等新兴领域的职业晋升周期缩短至2.5年。
专业的特色优势集中体现在三个维度:
- 数字化教学资源方面,建有覆盖前厅接待、客房清洁等环节的虚拟仿真实训系统
- 文旅融合创新上,开发了基于连云港海滨旅游资源的特色课程模块
- 服务区域经济层面,近三年为长三角地区输送了300余名民宿运营人才通过定期举办的酒店服务技能大赛和数字化创新大赛,学生在省级以上赛事获奖率达26%,充分展现了"做中学、学中创"的教学成效。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