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校企合作)专业依托学校深厚的工科底蕴,构建了以“校企协同育人”为核心的培养体系。该专业与山东双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深度合作,采用“双主体、三阶段、四层次、五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以绣源河校区为主要教学基地,专业聚焦智能制造领域,通过引入行业技术标准、企业真实案例和国际化课程资源,培养适应产业升级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以下从教学模式、校企合作、学生发展等方面展开详细解析。
在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上,该专业以工学交替和项目化教学为特色,将企业真实生产任务融入教学环节。例如:
- 引入西门子校园工程师认证课程,结合德国工业4.0理念开发课程资源;
- 开设《典型机电设备安装调试与维护》等国家级精品课程,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
- 建立FMS柔性制造系统实训室,开展工业机器人编程、自动生产线运维等实践项目。学生需完成毕业证、职业资格证、工作经历证三证考核,合格率达99%以上。
校企合作机制的创新是该专业的核心亮点。通过成立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委员会,实现校企资源共享:
- 山东双元智能科技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提供设备投入、奖学金支持及技术研发合作;
- 共建厂中校实训基地,开展顶岗实习和技师联合培养,如“机械设备维修技师”计划;
- 引入企业技术专家参与教学,开发《模块化生产系统安装与调试》等省级标准课程。此外,专业还与德国埃斯林根技术应用大学合作,通过师资互派、联合科研提升国际化水平。
从学生发展路径看,该专业提供多元化成长通道:
- 升学方面:通过“3+2”专本贯通项目与山东工商学院联合培养,衔接自动化专业本科课程;
- 就业领域:面向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装备等产业,从事设备运维、工业机器人应用等岗位;
- 竞赛与创新:近三年学生获国家级技能大赛一等奖1项、省级以上奖项15项,申请专利20余项。专业还设置创新创业导师团队,开设《创新创业实践》课程,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值得一提的是,该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拥有省级教学团队和省职业教育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教师团队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6项。依托国家5G综合应用示范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等平台,学生可接触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系统集成等前沿技术,形成“专业+产业+创新”的复合能力体系。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