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师范大学作为广西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重要基地,其小学教育专业以百年师范积淀为根基,构建了覆盖本科与硕士培养、职前与职后培训的全链条教育体系。该专业不仅是广西高校特色专业,更在教育部师范专业认证中跻身全国首批通过行列。依托初等教育学院的优质资源,专业通过分方向培养、强化实践、协同育人等机制,为广西乃至全国输送了大量“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卓越教师。
一、分方向培养机制实现精准育人
专业采用“大专业、小方向”模式,设置中文、数学、英语三大方向,形成“宽口径+专业化”的复合培养路径。以中文方向为例,课程体系覆盖现代汉语、儿童文学、小学语文教学论等学科基础,同时融入书法、舞蹈、现代教育技术等素养类课程,实现“学科知识+教学技能+艺术修养”的三维融合。数学方向则侧重高等数学、自然科学基础与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与教学设计的衔接,强化逻辑思维与教学转化能力。这种培养机制使毕业生既能胜任全科教学,又在特定学科领域具备突出优势。
二、实践导向课程体系支撑职业能力
专业构建了“全科式、强基础、重技能”的课程框架,重点强化三大能力模块:
- 教学实训能力:依托校内微格教室、智慧教室、学科实验室等30余类实训空间,开展模拟授课、微课制作等训练;
- 教育研究能力:通过教育科研方法、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等课程,培养学生课题设计与论文写作能力;
- 跨学科整合能力:设置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科学技术史等跨领域课程,助力学生构建多元知识结构。
数据显示,近三年毕业生教师资格证获取率超95%,印证了课程体系的实效性。
三、双轨协同育人模式打通就业通道
专业通过“高校-小学”深度合作,搭建起立体化实践平台:
- 实习基地网络:与南宁市秀田小学、民主路小学等30余所优质学校建立固定合作关系,实行“见习-研习-实习”三段式实践;
- 双导师制:聘请35位一线名师担任校外导师,与校内教师共同指导教学设计、班级管理等实务;
- 职后培训反哺:作为广西小学教师培养标准制定单位,学院承接大量国培、区培项目,将基础教育前沿动态融入人才培养。
这种协同机制使毕业生入编上岗率超90%,其中30%进入南宁、柳州等城市重点小学。
四、硕士培养与学科建设提升专业层次
专业在本科基础上拓展研究生教育,形成完整人才培养梯队:
- 考研竞争力:2024年硕士研究生实际招生55人,370分以上录取率超90%,复试环节注重小学学科课程标准解读、教育科研方法等实务能力考核;
- 学科平台优势:拥有广西民办高校重点支持专业、五星级本科专业等称号,教学成果获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师资保障:学院专任教师中博士占比32.7%,并聘请多位全国特级教师、教育部认证专家组建教学团队。
这种“本硕贯通+教研互促”的模式,使专业在2022年广西本科综合评估中获评最高等级。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