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工程职业学院的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紧密对接国家战略新兴产业需求,以"中国制造2025"和汽车"新四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为发展导向,形成了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办学特色。该专业依托比亚迪产业学院和临空经济产业学院,构建了"岗—课—赛—证"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致力于培养具备智能传感器调试、线控底盘装调、车路协同系统测试等核心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课程体系:多维度交叉融合
专业课程设置突破传统学科壁垒,建立"三横两纵"技术架构:
- 专业基础课程包含《汽车机械基础及制图》《C语言程序设计》《新能源汽车技术》等,夯实机械制造与计算机应用基础
- 核心课程模块聚焦智能网联核心技术,包括《智能网联汽车环境感知技术》《ROS原理与技术运用》《自动驾驶原理与技术》,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强化实践能力
- 特色进阶课程引入《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装调1+X证书考证》《车联网技术与应用》等认证课程,实现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学历证书互通衔接
实践平台:全链条生产性实训
学校投入建设了国内领先的智能网联汽车实训中心,形成"认知→仿真→实操→研发"四阶递进式训练体系:
- 基础认知层:通过智能传感器装调实训室完成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设备的拆装调试
- 虚拟仿真层:在智能驾驶模拟实训室开展ADAS系统虚拟测试,覆盖复杂交通场景模拟
- 生产实操层:依托比亚迪、吉利等企业共建的校外基地,参与智能汽车总装线真实项目
- 技术研发层:借助徐斌新能源汽车创新工作室开展线控底盘标定算法优化等横向课题研究
特别配备高精度传感器、自动驾驶开发平台等价值超千万的设备,构建与产业同步的实训环境。
就业路径:双通道职业发展
毕业生可沿技术应用和研发支持双轨道发展:
- 首岗就业聚焦装配制造与运维领域,包括智能汽车标定调试员(平均月薪6500-8000元)、车联网设备安装工程师等
- 晋升岗位涵盖智能汽车测试工程师(年薪12-18万)、无人驾驶系统运维主管等中高端职位
近年与特斯拉、华为共建订单班,定向输送人才至智能座舱系统开发、高精地图标注等前沿岗位,华为订单班毕业生月薪突破万元。校企共建的产学研合作平台更打通了技术成果转化通道,20%毕业生参与企业研发项目。
核心优势:产教融合生态圈
专业构建了"政校行企"四方联动的产教融合共同体,形成三大特色:
- 教学资源协同:与吉利汽车联合开发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教学平台,将企业真实案例转化为26个教学项目
- 师资队伍共建:组建包含5名省级双师型教师的跨学科团队,企业技术骨干每周开展8学时现场教学
- 技术创新反哺:师生团队研发的智能网联客车多模态感知系统已获3项实用新型专利,并应用于宇通客车L4级自动驾驶项目
通过全国智能网联客车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等平台,专业影响力辐射至华中地区9省27所院校。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