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师范大学的金融数学专业以"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强能力"为原则,通过数学、统计学与金融学的深度融合,培养具备金融建模和数据分析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该专业立足广西、面向全国,构建了"双基础+三结合"的特色培养体系,既夯实学生的数理根基,又强化金融实务操作能力。作为教育部特设的交叉学科,其培养方案紧跟金融科技发展趋势,在课程设置中融入Python编程、金融时间序列分析等前沿技术课程,为学生搭建通向现代金融行业的桥梁。
在课程体系设计上,专业构建了数学基础模块、金融理论模块和实践技能模块三维课程群。数学基础课程包含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等核心课程,金融理论模块涵盖微观经济学、金融风险管理等专业课程,实践技能模块则设置统计计算与软件、金融大数据处理等应用型课程。这种课程架构既保持数学学科的严谨性,又突出金融领域的实操性,特别是通过金融衍生品定价、投资组合优化等课程,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金融问题的能力。
就业方向呈现多元化特征,毕业生可在三个领域发展:一是进入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从事金融产品定价和风险管理;二是在企业投融资部门进行财务数据分析;三是选择继续攻读金融工程、应用统计等方向的研究生。2022年满意度调查显示,该专业毕业生在金融行业的就业竞争力排名广西前列,部分学生进入中国银行、国海证券等知名企业,体现出较强的职业适应性。
专业特色体现为"三位一体"培养模式:首先建立数学与统计学基础,通过概率论、数理统计等课程构建量化分析能力;其次强化经济与金融学基础,依托计量经济学、证券投资学等课程理解金融市场规律;最后通过产学研结合,与广西财经学院共建实践基地,开展金融模拟交易、量化投资策略设计等实训项目。这种培养路径使学生在掌握随机过程、时间序列分析等理论工具的同时,具备使用SPSS、MATLAB等软件处理实际金融数据的能力。
录取与深造方面,该专业在广西采取物理类招生,2023年湖南考生需选考物理加化学/生物组合。近三年录取分数线保持平稳,2021年广西理科最低录取分为474分,对应位次约5万名。对于意向深造的学生,专业提供数学建模竞赛培训、金融科技创新项目等平台,近年有毕业生考入西南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高校攻读硕士学位,体现出良好的学术培养延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