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茶艺与茶文化专业作为国家“双高”计划专业群骨干专业,以现代学徒制为核心培养模式,构建了涵盖茶艺美学、茶文化传播、茶叶营销等领域的教学体系。该专业依托广西茶业职教集团、广西茶文化研究会等三大平台,形成了产教深度融合的办学特色,学生在教育部举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屡获一等奖。其课程设置将传统茶艺与现代管理结合,致力于培养兼具文化素养与技术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成为广西乃至全国茶产业人才培育的重要基地。
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
该专业立足旅游大类学科框架,面向茶产业链的多元化需求,确立了“茶文化传播+茶叶营销+品质检验”三位一体的培养方向。课程体系强调茶艺表演艺术与商务管理的融合,通过公共与礼仪、消费心理学等课程强化服务意识,借助茶叶标准化加工技术、茶叶生物化学等课程提升技术能力。其培养目标明确指出要塑造具备办公自动化与管理能力的创新型人才,使学生既能从事茶艺展示与文化推广,又能胜任茶叶企业主管岗位。
课程体系与核心能力
专业主干课程形成三大模块:
- 茶艺美学模块:包含茶艺美学与表演艺术、中国茶文化等课程,重点训练茶艺编排、茶席设计等实操技能
- 经营管理模块:通过茶叶营销贸易、商品与推销策略等课程构建市场分析与营销策划能力
- 技术应用模块:设置茶叶标准化加工技术、茶叶审评等课程,掌握茶叶品质控制与生产管理关键技术。特别引入茶艺馆装修与设计课程,培养学生空间美学与商业运营的综合素养。
教学模式与实训资源
采用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实现课堂理论与企业实践的深度对接。校内建有广职茶博园、广西茶叶博物馆等实训基地,配备虚拟现实、AI智能互动设备,形成沉浸式教学场景。校外依托六堡茶非遗技艺大师工作室、广西茶业职教集团等平台,开展春茶开采节、茶器制作等实践活动。国际化教学资源如中华茶艺(国际版)课程,已推广至泰国、斯里兰卡等国家。
就业前景与行业贡献
毕业生主要服务于茶文化传播企业(占38%)、茶叶营销企业(占32%)及茶旅开发机构(占20%)。数据显示,近三年就业率稳定在96%以上,部分优秀毕业生获得“广西工匠”“全国农业行业技能能手”等称号。专业通过乡村振兴服务项目,指导苍梧县建成6000亩六堡茶核心产区,带动近万人就业,形成“产教融合助推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特色优势与发展创新
该专业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
- 文化育人体系:通过“五育并举四化并驱”策略,将茶文化渗透到德智体美劳全维度,开发出中华茶艺、中华茶膳等自治区在线精品课程
- 技术创新平台:作为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单位,建成包含1800门微课的数字化教学资源,辐射东盟国家
- 国际交流网络:设立中国—东盟青年茶文化研习基地,开展跨国茶艺展演与技术培训,推动六堡茶制作技艺等非遗文化走向国际。
在师资建设方面,古能平教授领衔的教学团队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开发的《中华黑茶·六堡茶》课程成为国际交流载体。这种“大师引领+校企协同”的师资结构,确保教学内容始终对接产业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