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的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立足数字经济时代需求,以“数智财商”为核心构建人才培养体系,通过财务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的交叉融合,培养适应企业转型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该专业依托“大数据与会计-数智财商”专业群,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入课程体系,注重数据分析能力与业财融合思维的双向提升,形成“课证融通、工学交替”的特色教学模式,为学生搭建从理论到实践的贯通式成长路径。
在课程设置上,该专业构建了覆盖传统财务与新兴技术的知识体系。主干课程包括财务会计、财务大数据分析、财务机器人开发与应用等基础模块,同时开设智能化成本核算与管理、税务会计实务、管理会计等进阶内容,强化学生对智能财税工具的应用能力。实践环节引入财务共享实务、互联网+会计综合实训,通过真实企业案例模拟和校企合作项目,帮助学生掌握财务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技能。
专业的培养特色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技术赋能传统财务,将大数据分析技术路线融入传统课程,例如通过Python、SQL、Power BI等工具开展财务数据清洗与可视化分析;二是“双证”培养机制,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可考取初级会计师、1+X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三是产教深度融合,与京东等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引入行业导师指导实战项目,实现“岗课赛证”一体化培养。
就业方向呈现多元化特征,覆盖传统岗位与新兴领域。毕业生可从事财务主管、税务专员、审计助理等常规职位,也能胜任财务大数据分析师、企业碳资产管理师、财务机器人应用工程师等数智化岗位。学院通过与会计师事务所、金融科技公司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数据分析员、数字化转型管理人员等职业通道,近五年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
职业发展路径设计具有清晰的阶梯性:从基础岗位的出纳、成本核算起步,逐步向财务决策支持、风险管理等管理岗延伸。学院特别注重职业资格证书的衔接,鼓励学生获取CMA(管理会计师)、CDA(数据分析师)等认证,为向财务总监、智能财务系统架构师等高端职位发展奠定基础。这种培养模式既响应了企业对“懂数据的财务人”的需求,也契合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政策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