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妃甸职业技术学院的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是管理学院重点建设的特色方向,依托学校在职业教育领域的深厚积累,致力于培养适应现代酒店业发展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该专业以“高素质、强能力、重应用”为办学理念,课程设置紧密对接行业需求,构建了从基础理论到实践操作的全链条培养体系,并通过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等模式强化学生职业素养。
在课程体系设计上,专业采用“基础+核心+实践”的三层架构。基础课程涵盖管理学基础、国际接待业概论和旅游职业礼仪,重点培养学生职业认知与服务意识。核心课程聚焦行业前沿,开设前厅服务与数字化运营、客房服务与数字化运营以及酒店数字化营销等模块,融入大数据分析、信息系统管理等数字化技术应用能力训练。实践环节则通过校内茶艺实训室、餐饮实训室等3800平方米的实训基地,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例如,学生可在模拟酒店场景中完成从客户接待到运营决策的完整流程操作。
实践教学模式形成“认知-实习-顶岗”的递进链条。第三学期安排为期一周的企业认知,第五学期进入唐山新华联铂尔曼大酒店等合作单位实习,第六学期则开展10周顶岗实习和6周毕业综合实践。这种设计使学生在真实工作环境中掌握岗位技能,近三年学生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屡获一、二等奖。同时,专业推行“1+X”证书制度,鼓励学生考取茶艺师、餐饮服务管理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提升就业竞争力。
校企合作成为该专业的重要支撑。学院与唐山新华联铂尔曼大酒店(雅高集团旗下五星级酒店)、渤海国际会议中心等十余家知名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并开展订单培养。合作企业不仅提供实习岗位,还参与课程开发与教学评价,确保人才培养与行业标准无缝对接。数据显示,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率逐年提升,主要流向高星级酒店的前厅接待、客房服务、数字化运营管理等岗位,部分优秀学生进入邮轮、民宿等新兴业态。
在数字化能力培养方面,专业设置酒店信息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课程,引入智能预订平台、收益管理软件等工具进行教学。学生需掌握OTA运营、新媒体营销等技能,例如通过虚拟仿真系统完成酒店收益预测与定价策略模拟。这种培养方向契合了行业向智慧酒店转型的趋势,2024年专业新增的国际酒店方向更强化了跨文化沟通与全球酒店管理标准的学习。
作为学校三大特色专业之一,该专业依托管理学院70%的双师型教师团队,以及河北省电子商务职教集团等平台资源,持续推动教学改革。其培养方案入选河北省提质培优行动计划,教师团队曾获省级教学能力大赛奖项。通过“以赛促教”机制,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酒店服务赛项中表现突出,印证了“精技尚艺 敬业修身”的院训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