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建筑学专业是福建省内具有显著特色的五年制本科专业,创办于2005年,依托厦门大学优质教育资源与闽南地域文化优势,构建了"在地化"与"国际化"双轨并行的培养体系。该专业在2022年满意度调查中获综合评分4.3分,就业满意度达4.2分,2023届毕业生平均月薪在省内同类院校中位居前列。专业注重"三三制"培养模式,即动手能力、设计能力与职业能力三结合,配备独立制图教室和数字孪生实验室,近五年学生获中国软件杯设计大赛等国家级奖项近百项。
学科定位与培养架构
专业以建筑服务社会为核心定位,形成三大特色:
- 地域文化传承:开设《闽南传统建筑技艺》《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规划》等在地化课程,完成漳州古厝测绘等实践项目
- 前沿技术融合:新增《参数化建筑设计》《人工智能建筑学理论与应用》等数字化课程,采用BIM技术教学
- 国际教育互通:与美、英、日等国高校建立教师互访机制,学生可参与德鲁巴国际印刷展等学术活动
师资团队包含海外归国教师占比40%,其中3人获德国红点设计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4项,开发《智能信誉模型系统》获省级教学成果奖。
课程体系与教学创新
构建"基础-类型-专题"三阶课程体系:
- 基础教学层:涵盖《建筑设计基础》《建筑制图》等课程,嵌入马克笔表现技法专项训练
- 类型设计层:分设《公共建筑设计》《居住建筑设计》模块,完成托幼机构等12类建筑课题
- 专题实践层:高年级进入教师工作室,参与《旧建筑再生策略》等研究性课题
实施四大教学改革:
- 双师课堂:邀请汉嘉设计集团工程师联合指导《建筑施工图设计》
- 竞赛驱动:组织参与亚洲建筑新人赛,近三年获最佳创意奖3项
- 弹性学分:企业实习可置换6学分,国际交流置换4学分
- 动态更新:每两年修订30%课程内容,新增《元宇宙空间设计》模块。
实践体系与职业发展
形成"四维能力锻造链":
- 基础实训:累计完成2000+学时的手绘制图与软件操作训练
- 企业实战:在上海联创设计等企业完成6个月全流程项目实习
- 创新孵化:近五年孵化传统建筑修缮工作室等创业项目8个
- 国际拓展:参与《金门古厝保护规划》等跨境合作课题
毕业生发展路径多元:
- 建筑设计(45%):任职华阳国际等设计院,起薪8-12k/月
- 地产开发(30%):进入万科等企业担任项目主管
- 深造创业(20%):创立数字建筑咨询公司或攻读米兰理工硕士学位
- 文化保护(5%):从事闽南古建筑修复工作。
核心竞争力与提升建议
专业突出优势:
- 硬件设施:配备建筑物理实验室与3D打印工坊,设备总值1500万元
- 行业网络:与37家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含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等头部机构
- 教学成果:开发《建筑快速设计与表现》教材获省级精品课程
待优化领域:
- 技术迭代:需增强《生成式AI辅助设计》课程占比
- 国际认证:加快对接RIBA(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认证体系
- 职业指导:拓展小微设计事务所就业渠道
建议考生:
- 强化SketchUp建模与手绘表达双基能力,掌握Revit/Enscape工具链
- 参与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积累作品集
- 考取二级注册建筑师基础科目证书(已有15人通过)
- 关注城市更新与智慧建筑行业发展趋势
该专业通过"文化筑基-数字赋能-产教协同"培养路径,为建筑行业输送"懂设计-精技术-善创新"的复合型人才。其《闽南红砖厝再生设计》课题成果获住建部传统村落保护创新奖,但需应对AI绘图技术普及带来的设计思维转型挑战。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