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学院历史学专业扎根于甘肃庆阳这片兼具黄土高原自然风貌与红色革命基因的土地,历经四十余年的发展,形成了从专科到本科、从省级特色专业到国家级一流课程的多层次办学体系。该专业以陕甘宁边区史研究和陇东地方史为学术特色,依托陇东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和南梁精神研究中心两大省级研究基地,构建起兼具历史学基础教育与地域文化传承的创新培养模式,成为甘肃省乃至西北地区历史学科的重要力量。
学科发展脉络与定位
陇东学院历史学专业始于1980年设立的专科教育,2003年升格为本科专业。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该专业已拥有中国史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和学科教学(历史)硕士点立项建设学科,2020年《南梁精神概论》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其学科定位突出三个维度:一是聚焦陕甘宁边区经济史与陇东革命根据地研究,形成红色文化传承特色;二是深耕战国秦长城考察和庆阳通史研究,打造黄土高原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高地;三是强化师范教育属性,通过历史学(师范)与人文教育双专业布局,覆盖基础教育与复合型人才培养需求。
师资结构与科研实力
专业师资团队以高学历、多学科交叉为特征,现有专任教师中:
- 教授8人(含客座教授与研究员)、副教授13人
- 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达29%(含在读博士)
- 拥有省级教学名师3人和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个科研方面,团队近五年承担: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8项,包括战国秦长城考古、陕甘宁边区经济史等方向
-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5项,国家古籍整理项目3项
- 出版专著50余部,发表论文超1000篇,其中14项成果获省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课程体系与培养路径
专业课程设置遵循“厚基础、宽口径、重应用”原则,构建四大课程模块:
- 通史基础模块:包括《中国通史》《世界通史》等核心课程,其中《世界历史》为甘肃省精品课程,《中国近现代史》为校级重点学科
- 地域特色模块:开设《南梁精神概论》《陇东历史文化专题》等课程,将红色资源转化为思政教育资源
- 实践技能模块:设置田野调查、文物修复实训,依托历史文物陈列室和地理科技馆开展沉浸式教学
- 师范教育模块:通过《中学历史教学法》和顶岗实习,强化教学能力培养实践教学形成三级体系:西峰周边田野调查→西安历史文化古迹见习→北京国家级文博单位实习,并与南梁革命纪念馆等共建12个实践基地
人才培养成效与社会影响
该专业累计培养毕业生超2000人,近年呈现三大亮点:
- 考研录取率连续十年居全校文科首位,400余名学生进入武汉大学、南京大学等双一流高校深造
- 就业方向多元化,约60%从事基础教育,20%进入文博机构,15%考取公务员或事业单位
- 校友在地方文化遗产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如参与《黄土大塬》纪录片摄制、北石窟寺文物保护等项目专业建设成果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其“红色基因融入课程思政”模式被教育部列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