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作为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52年,是省内最早开设该专业的院校,2018年通过国际工程教育认证,毕业证书全球认可。该专业2024年江苏物理类录取最低分为559分,近三年平均就业率连续保持100%,在麦可思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常年位列专业就业率前十。专业聚焦水质处理与城市水循环系统方向,毕业生平均起薪6-10万元/年,形成"设计-施工-管理"全链条培养体系。
学科建设与专业优势
专业以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为支撑,构建三大核心竞争力:
- 国际认证体系:通过住建部高等教育专业评估和国际工程教育认证双认证,课程体系对接华盛顿协议标准
- 师资科研实力:拥有专职教师18人,其中教授5人、博士生导师3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余项,获发明专利30余项
- 实践教学平台:建成江苏省水污染控制与治理实践教育中心,配备3000㎡专业实验室,设备总值超2000万元,与14家企事业单位共建实习基地
课程体系与能力培养
实施"基础-深化-实践"三阶递进模式:
- 工程基础阶段:
- 必修流体力学、水处理微生物学等52学分核心课程,《水质工程学》入选省级精品课程
- 设置Fortran语言程序设计与工程制图交叉课程,强化数字化设计能力
- 专业深化阶段:
- 分设给水处理、污水处理与建筑给排水方向模块,开发72学时的水厂工艺设计工作坊
- 开设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等前沿课程,融入海绵城市与智慧水务理念
- 工程实践阶段:
- 年均完成20项企业课题,参与城市管网改造等实际工程项目
- 组织参与全国大学生给排水科技创新大赛,2024年获国家级奖项5项
实践平台与科研转化
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
- 智能水务实验室:研发的管网漏损检测算法降低供水损耗15%,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 校企联合项目:与北控水务集团合作开发智慧水厂管理系统,应用于长三角地区12座水厂
- 国际标准参与:参与制定ISO/TC224饮用水安全国际标准
- 社会服务网络:年均完成30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服务覆盖苏中地区23个乡镇
就业前景与发展通道
毕业生形成四大职业发展路径:
- 设计咨询领域:40%任职市政工程设计院,负责管网系统规划,起薪8-12万元/年
- 水务运营管理:30%进入北控水务等企业,主导水厂工艺优化与智慧水务平台建设
- 工程建造方向:20%任职中交集团等央企,承担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管理
- 深造升学路径:10%保研至同济大学等名校,境外深造院校包括帝国理工学院
建议考生强化三维建模与工艺计算双核能力,重点掌握AutoCAD、EPANET等专业软件。需注意《给水排水管道系统》课程涉及水力计算难点,建议提前学习流体力学基础。报考需选择物理+化学科目组合,具有结构设计竞赛获奖经历的考生在创新实践环节更具优势。对于计划攻读智慧水务方向的学生,可重点参与与华为技术合作的5G智能水表研发项目。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