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科技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以培养具有扎实数学理论基础和跨学科应用能力的高级人才为目标,形成了独特的培养体系。该专业自2006年开始本科招生,2011年获批数学一级学科硕士点,2022年成为省级重点储备学科数学与海洋信息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构建起学士-硕士-博士完整人才培养体系。课程体系覆盖数学基础理论与交叉学科应用,注重将数学建模、计算机编程与经济金融等学科深度融合,培养学生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前沿领域的竞争力。
课程体系与培养特色
专业课程设置突出数学科学核心理论与应用实践能力的双重培养。核心课程包括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运筹学等基础学科,同时开设数学物理方程、数理经济学、数学软件等交叉课程。培养方案中特别强调:
- 数学建模能力:通过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平台,近五年获国家级奖项60余项、国际一等奖20余项;
- 计算机技能:设立浪潮集团大数据联合实训中心等实验室,强化Python、MATLAB等工具的应用;
- 经济学基础:融入投资分析、经济预测等模块,构建复合型知识结构。
师资力量与科研平台
专业师资队伍具有93.8%博士学位比例和15.6%海外经历的显著优势,教授团队来自英国南安普顿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平台建设形成三大特色:
- 交叉学科平台:依托青岛市人工智能海洋技术创新中心、数学与交叉科学研究院,开展计算数学与海洋信息科学的融合研究;
- 实验室集群:数学建模实训室、应用数学实验室等支撑实践教学;
- 校企合作:与海尔海尚、浪潮集团共建联合实验室,推动产学研转化。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余项,获山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等科研奖励。
实践创新与学科竞赛
专业构建了"以赛促学"的创新能力培养机制,形成包含数学建模、数学竞赛、创新创业项目的立体化培养体系。具体成效体现在:
- 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累计获奖200余项,连续11年获建模竞赛优秀组织奖(全国第15位);
- 研究生数学建模获奖23人次,本科生发表SCI论文20余篇;
- 设立π思想学术论坛、课堂三分钟等特色活动,强化学术交流与思政教育融合。
升学就业与发展前景
毕业生呈现多元化发展路径:约40%选择继续深造,涵盖数学、经济、人工智能等跨学科方向,其中20余人进入中科院海洋研究所联合培养;就业领域覆盖教育(32%)、金融证券(28%)、信息技术(25%)等行业,整体就业率超过95%。随着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专业在算法工程师、量化分析师等新兴岗位的需求持续增长,近三年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1%。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