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支出作为企业资金管理的重要环节,需严格遵循权责发生制与现金管理制度进行核算。其核心在于准确匹配经济业务实质与会计科目属性,涉及费用报销、资产购置、薪酬支付等多元场景。根据2025年最新会计准则,现金支出需同步处理增值税进项税、个税代扣等税务事项,并通过现金日记账实现逐笔序时登记,确保账实相符。
一、基础现金支出分录模型
常规支出业务遵循借费用/资产,贷库存现金的核算逻辑:
支付办公费用(500元):
借:管理费用——办公费 500
贷:库存现金 500
适用场景:小额零星采购符合现金支付限额(现行标准1000元)发放职工薪酬: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30,000
贷:库存现金 30,000
配套操作:代扣个税需通过应交税费科目过渡预付差旅费:
借:其他应收款——员工 3,000
贷:库存现金 3,000
后续处理:报销时冲减预付款并确认费用
二、差旅费全流程处理
差旅费核算需分阶段完成预借-报销-结算闭环:
预借阶段:
借:其他应收款——员工 2,000
贷:库存现金 2,000报销阶段:
实报金额<预借款(例:花费1,600元):
借:管理费用——差旅费 1,600
借:库存现金 400
贷:其他应收款——员工 2,000实报金额>预借款(例:花费2,500元):
借:管理费用——差旅费 2,500
贷:其他应收款——员工 2,000
贷:库存现金 500
三、银行账户联动处理
现金与银行存款互转需通过双向记账实现资金流追溯:
提取备用金(1万元):
借:库存现金 10,000
贷:银行存款 10,000
操作要点:需填写现金支票并登记支票号码现金存入银行(5,000元):
借:银行存款 5,000
贷:库存现金 5,000
配套凭证:银行盖章的现金缴款单作为原始附件
四、特殊场景处理规范
异常现金支出需建立风险防控机制:
现金短缺处理:
- 发现时: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300
贷:库存现金 300 - 查明责任:
借:其他应收款——责任人 3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300
- 发现时:
超限额支付:
- 突破现金支付标准(如支付5,000元货款)需转用银行结算
- 违规支付需调整分录:
借:应付账款 5,000
贷:银行存款 5,000
五、风险控制与账务校验
三维管控体系确保核算合规:
- 限额管理:严格执行库存现金限额(通常3-5日零星开支)
- 凭证审核:现金支出须附发票、签收单等原始凭证
- 账实核对:每日终了进行现金盘点,差异即时处理
通过构建业务流-审批流-资金流三流合一的核算模型,可有效降低现金管理风险。建议企业每月编制《现金支出异常分析表》,重点监控大额现金支付(超标准50%)、频繁差旅预借(月均3次以上)等风险点,并运用RPA工具实现报销单据与分录的自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