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作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四川省特色品牌专业,自1989年创办以来始终引领行业人才培养。依托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学科博士点,该专业构建了"建筑环境控制-能源高效利用-智能技术融合"三位一体培养体系,2023年通过住建部专业评估认证并获6年最长有效期。其核心竞争力在于融合轨道交通行业特色与绿色建筑前沿技术,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十五年保持100%,每年约30%学生保研或考入国内外知名院校。
一、学科实力与认证体系
专业以"交通人工环境"为特色定位,形成本-硕-博贯通培养体系:
- 学科沿革:1989年设立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专业,2000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更名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2021年入选国家"双万计划"
- 认证资质:
- 2023年通过住建部专业评估认证,成为西南地区首个获6年认证有效期的同类专业
- 课程体系对接英国CIBSE、美国ASHRAE等国际行业标准
- 平台建设:
- 拥有四川省绿色人居环境控制与建筑节能工程实验室
- 建成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2011协同创新中心,主持项目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
二、培养体系与课程架构
实施"理论-技术-工程"三维培养模式:
- 基础理论模块:
- 工程热力学(64学时)解析能量转换规律
- 流体力学(48学时)构建管网设计理论基础
- 专业技术模块:
- 建筑环境学揭示室内空气品质控制机理
- 智能建筑技术课程涵盖BIM建模与楼宇自动化系统设计
- 实践创新模块:
- 在轨道交通人工环境实验室完成地铁环控系统仿真
- 参与川藏铁路站房暖通设计等实际工程项目
三、科研创新与师资团队
形成"院士工作站+行业导师"双轨指导体系:
- 师资配置:
- 专任教师21人中含国家级人才2人、省级学术带头人3人
- 聘请中铁二院等企业专家组建工程实践导师库
- 科研突破:
-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5项
- 研发的高原列车供氧系统应用于青藏铁路
- 学术平台:
- 主办国际期刊Energy and Built Environment
- 建设建筑节能技术创新团队,获专利授权50+项
四、就业前景与职业通道
毕业生呈现"四维发展"格局:
- 工程设计领域(45%):
- 入职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等机构,主导超高层建筑暖通设计
- 参与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等重大项目空调系统建设
- 轨道交通行业(30%):
- 为中车集团研发列车智能环控系统
- 在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从事地铁站环境控制
- 设备研发领域(20%):
- 任职格力电器等企业开发磁悬浮冷水机组
- 为美的楼宇科技设计智慧建筑能源管理系统
- 深造提升路径(30%):
- 保研至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双一流高校
- 赴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攻读建筑技术硕士
该专业通过"硬核技术与人文关怀的有机统一",培养既能驾驭复杂工程系统又能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复合型人才。其核心竞争力在于将轨道交通行业需求与建筑环境控制技术深度融合,正如培养方案所述:"这里锻造的是左手执热力学方程解算能耗,右手执智能传感器优化人居环境的工程精英"。面对"双碳"战略目标,建议学生重点关注建筑光伏一体化、近零能耗建筑等前沿方向,强化EnergyPlus等建筑能耗模拟软件应用能力。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