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理工大学的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立足国家战略需求,深度融合机械工程、化学工程、控制工程等多学科优势,形成了以过程工业装备技术为核心,面向石油化工、能源环保、医药制造等领域的特色培养体系。作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该专业依托学校在流体机械与阀门设计领域的独特优势,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两次通过认证),构建了“基础理论+工程实践+创新研究”的全链条培养模式。目前在校生可通过红柳卓越班(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实验班)实现校企联合培养,在科研平台、师资力量、就业竞争力等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
学科定位与行业支撑
该专业以过程工业成套装备为研究对象,聚焦阀门与泵设计等核心领域。作为全国唯一开设阀门设计课程的高校,其化工机械方向填补了行业人才缺口。专业依托的石油化工学院拥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化学工程与技术省级重点学科,建有机械工业泵及特殊阀门工程研究中心等6个省部级科研平台。这种学科布局与行业需求的深度绑定,使毕业生在石化设备制造、新能源开发、环保技术研发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性。
课程体系与培养路径
课程设置突出工程交叉性与智能化导向,形成三大模块:
- 基础学科:涵盖高等数学、工程化学、工程热力学等基础理论
- 核心技能:包括过程设备设计、过程流体机械、阀门设计等特色课程
- 前沿技术:引入Python程序设计、PLC控制系统、智能检测技术等数字化工具培养过程中强调实践创新能力,学生可通过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等平台获得工程经验,近年考研录取率达19%以上,部分学生进入西南石油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深造。
校企协同与就业优势
通过2+2培养模式和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与兰州理工大学温州泵阀工程研究院等机构建立深度合作,在永嘉“中国泵阀之乡”设立实训基地。这种产教融合机制使毕业生在中石油、中石化、环保科技企业等单位的就业率持续保持高位,2024年专场招聘会数据显示,用人单位对化工设备设计、安全工程等岗位需求旺盛。值得注意的是,红柳卓越班学生因参与过企业真实项目开发,签约率较普通班提升15%以上。
科研创新与国际视野
专业团队在低碳能源化工、流体机械空化控制等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近三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4项,获甘肃省科技进步奖等省部级奖项6项。国际合作方面,学院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与德国马格德堡大学等院校开展联合培养,为学生提供海外研修机会。这种科研反哺教学的机制,使本科生早期即可接触微纳限域结构材料、太阳能光储技术等前沿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