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的重点专业之一,大数据与审计深度融合了传统审计与现代信息技术,形成了以国际化视野和现代商务特色为标志的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自2015年获得国家"以奖代补"实训基地支持以来,持续深化教学改革,2021年获批自治区级大数据与审计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单位,并承担面向东盟的国际化教学资源包建设项目。专业定位紧跟数字经济时代需求,着力培养掌握财务审计、大数据分析、工程预算等核心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就业率连续三年保持高位。
在课程体系设计上,专业采用"基础+核心+拓展"的三层架构。基础课程涵盖《会计基础》《审计基础》等学科根基,通过《大数据技术应用基础》构建数字化思维框架;核心课程聚焦实战能力培养,例如《财务审计》结合Excel工具实现流程自动化,《大数据审计技术》引入智能算法提升风险识别精度;拓展课程则设置《环境审计》《农村集体经济三资审计》等特色方向,同时开设《会计英语》《供应链财务管理系统》强化国际化竞争力。这种课程结构既保证了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又通过30%的选修比例满足个性化发展需求。
师资团队构成凸显"双师型"特征,教师100%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其中包含在读博士和具有审计机关、国有企业工作经历的实战专家。教授唐东海作为财政部评审专家,将政府采购审计经验融入课堂教学;陆雅琪老师依托审计局工作背景开发的《政府投资审计》案例库,成为自治区特色教学资源。团队年均开展企业横向课题3项以上,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前沿同步更新。
就业前景方面,毕业生可从事内部审计、财务大数据分析、税务办理等8类岗位。智联招聘数据显示,审计相关岗位需求年增长率达15%,特别是在建筑房地产、跨境商贸等领域,既懂传统审计又掌握Python数据分析的毕业生起薪高于行业平均水平20%。学院与中审华会计师事务所等机构共建财税审服务学徒工作室,实施"校内导师+企业师傅"双元培养,学生大二即可参与真实项目审计,近三年学徒班就业对口率达92%。
该专业建设成效显著,不仅入选校级优质专业,更通过1+X智能财税证书试点推动课证融通。学生在全区职业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2023年审计案例分析赛项包揽前三名。随着RCEP区域审计准则互认进程加速,专业正开发《东盟国家审计实务》等跨境课程,为构建中国-东盟审计人才储备基地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