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职业技术学院的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作为交通运输大类的重点方向,近年来凭借明确的培养定位和扎实的实践体系,成为航空维修领域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该专业以民用航空器维修执照(CCAR-66部)为教学标准,通过校企协同、双师共育等模式,形成了理论教学与实操训练深度融合的特色培养路径,为航空产业链输送了大量高素质技术人才。
在培养目标方面,该专业聚焦航空维修一线需求,旨在培养掌握故障诊断、性能检测、维护修理等核心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课程体系围绕职业基础课、职业技能课、职业拓展课三大模块构建,其中《空气动力学与飞行原理》《航空发动机结构与系统》等理论课程占比30%,而《飞机维护与定检实训》《涡轮发动机维修》等实操课程占比达50%。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专业通过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CCAR-147航空维修培训机构的合作,使学生能在真实维修场景中完成飞机铆接装配、电气系统检测等专项训练。
专业核心优势体现在以下方面:
- 师资力量:13人组成的教学团队中包括2名教授、4名副教授及8名企业工程师,双师素质教师占比85%,确保教学与行业前沿接轨
- 实训条件:共享钣铆实训室、航空发动机及附件实训室等5大专项场地,配备波音737模拟机等价值千万的实训设备
- 就业通道:连续五届毕业生实现100%就业率,主要去向包括东方航空技术有限公司、中电第十四研究所等头部企业
- 资质认证:课程设置完全覆盖CCAR-66部执照考试大纲,学生毕业时可同步参加理论考试
对于报考学生关注的职业发展路径,该专业构建了清晰的晋升体系。毕业生初期可从事航线维护、部附件修理等基础岗位,3-5年可晋升为维修技术主管,部分优秀学生通过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考试后,更有机会进入航空制造企业的研发部门。数据显示,2017级毕业生蔡中苏在入职中国电科第十四研究所次年即获得江苏省SMT焊接技能竞赛特等奖,印证了专业培养质量。
从教学实施来看,专业采用"2+1"培养模式,前两年在校完成《人为因素与航空法规》等理论课程,第三年进入南航天辰航空等企业顶岗实习。特别设立的直升机维修方向课程群,顺应了通航市场快速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在2024级培养方案中,新增《无人机维护技术》等课程,进一步拓展了就业覆盖面。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