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创立于2000年,是江苏省高职教育领域极具竞争力的专业之一。作为江苏省特色专业、“十二五”省重点专业以及省高水平骨干专业建设点,该专业依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办学资源,形成了“产教融合、工学交替”的特色培养模式。通过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实施订单班培养,学生不仅能掌握扎实的电子信息技术理论,还能在真实生产场景中锤炼实践能力,这为毕业生在智能制造、通信技术等领域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培养目标上,专业聚焦“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重点培养具备电子产品装配、调试、检测及维修核心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课程体系围绕职业基础课、职业技能课、职业拓展课三大模块构建,例如《单片机技术及应用》《PCB设计及应用》等核心课程强化硬件开发能力,《传感器技术及应用》《电子测量技术》则侧重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专业设置电子工艺实习、电子产品整机组装实习等实训环节,通过与企业联合开发的项目化课程,学生可提前接触行业前沿技术。
师资力量方面,专业拥有由教授、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组成的“双师型”教学团队。现有专职教师中,46%具有高级职称,72%拥有硕士以上学位,多位教师主持过省级教改课题和横向技术项目。例如专业负责人白延敏副教授,不仅主编多部教材,还指导学生获得江苏省技能大赛二等奖。团队通过与企业共建“大国工匠工作室”,邀请中电十四所等技术专家参与教学,将雷达组件装配、微系统自动化产线调试等真实案例融入课堂,实现教学内容与产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专业的实训条件在省内处于领先水平,建有江苏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下设12个实验实训室,包括嵌入式系统、智能电子产品设计等高端平台。学生可在电子综合实验实训室完成电路板设计,在机器人工作室开展智能设备调试,而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共建的校外实训基地,则为学生提供参与国防电子工程项目的实践机会。近三年,该专业学生在江苏省高职院校技能大赛中累计获奖20余项,充分体现“做学合一”的教学成效。
就业与升学渠道是该专业的突出优势。毕业生主要进入中电十四所、五十五所等军工单位,以及华为、格力等龙头企业,从事电子产品研发、工艺设计等工作,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6%以上。部分学生通过“专转本”进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本科院校深造,专业还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展“专接本”合作,学生最快两年可获得本科学历。数据显示,毕业生入职一年后平均年薪达9万元,三年后可达15万元,其中杰出校友顾春燕更以雷达收发组件总装师身份获评“大国工匠”,成为专业人才培养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