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科技学院小学教育专业立足教育现代化需求,以培养“全科式、外向型、卓越化”人才为目标,通过理论实践结合、科研创新并重的教学模式,构建了独具特色的育人体系。该专业依托语言文化学院·新媒体学院的优质资源,注重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与专业技能的双重提升,近年来招生规模持续扩大,2024年招生人数达619人,创历史新高。其课程设置覆盖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等核心领域,并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塑造学生的综合素养。
多维课程体系夯实专业基础
专业课程以教育学和心理学为理论根基,融合学科教学论与实践技能培养。核心课程包括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小学班队原理与实践等,同时细化数学、语文、英语等学科教学论课程,形成“理论课程实践化、实践课程系统化”的特色。例如,数学方向设置《初等数学研究》《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方向则通过《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强化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能力。这种课程结构既注重知识广度,又突出学科深度,为学生适应小学“全科教学”需求奠定基础。
实践与科研双轨驱动能力提升
专业构建了“见习—研习—实习—竞赛”四维实践链:
- 教育见习:组织学生赴双阳区第二实验小学等基地观摩示范课,参与教研活动;
- 教育研习:通过科研课题申报训练学术思维,2025年高教科研课题申报经验分享会特邀成功立项学生传授选题技巧;
- 教学实践:开展模拟授课、课堂展示等活动,2024级新生教育会上优秀学生代表现场演示《轴对称》《囊萤夜读》等课程设计;
- 竞赛赋能:以“田家炳杯”教师职业能力大赛等赛事为平台,2023年以来获省级以上奖励42项,其中国家特等奖1项。
就业导向与生涯发展路径
毕业生可从事小学班主任、学科教师、教育咨询师等岗位,覆盖教学、管理、研究三大领域。数据显示,近三年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部分学生通过考研或国际交流项目进入高层次教育领域。专业主任陈学峰教授推动的“竞赛文化育人”策略成效显著,学生在全国师范生技能竞赛中屡获佳绩,2022级5班团支部更以“优秀活动团支部”称号展现集体凝聚力。此外,26000元/年的学费标准与历史类本科批5人、物理类6人的招生规模(以2023年河北数据为例),体现了专业的区域影响力。
创新育人模式塑造专业特色
该专业突破传统师范教育框架,引入新媒体技术应用与跨文化教育元素。例如,通过抖音、快手等平台传播教育理念,构建“网络文化育人”新阵地;与日本、马来西亚等多国高校开展本硕连读项目,强化“外向型”人才培养。师资队伍中45%拥有高级职称,博士占比达16.4%,教研成果涵盖省级精品课程《综合英语》、省级教学成果奖等。这种“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国际视野”的三维培养模式,使学生在教育变革中更具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