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理工大学城乡规划专业立足国家城乡建设需求,以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和住建部评估优秀通过的学科实力,形成了独特的教学与研究体系。该专业依托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三大学科交叉优势,聚焦滨海山地地域特征,培养具有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通过产教融合和国际化合作,专业在城乡规划领域持续输出高质量成果,成为山东省城乡规划人才培养的核心基地。
学科定位与发展历程
青岛理工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始于1997年,最初为四年制城市规划专业,2000年调整为五年制,2012年更名并确立工学学位定位。2015年首次通过住建部本科教育评估,2019年以全国26所优秀评估院校之一的身份通过复评,2020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聚焦陆海统筹与乡村振兴,研究方向涵盖滨海城乡规划与设计、历史城镇遗产保护及城乡生态规划,形成以地域特色为导向的学科体系。
课程体系与教学特色
专业课程设置突出理论实践结合,核心课程包括:
- 城乡规划设计系列课程(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
- 城乡生态与环境规划(融入绿色生态理念)
-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强化数字技术能力)
- 中外城市建设史(注重历史文脉传承)实践环节设置城市考察、职业实践和联合毕业设计,其中与同济大学、天津大学等高校的四校联合毕设成为跨校协作典范。教学采用导师组负责制,纵向分组授课强化连续性,专用教室与固定导师组模式提升教学深度。
科研创新与行业贡献
团队在国土空间规划与城市信息模型(CIM)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 主持“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课题
- 建设山东省CIM工程研究中心,推动规划数字化转型
- 王兴田教师团队斩获2024年山东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9项,包括青岛地铁历史建筑更新等标志性项目学生竞赛表现亮眼,近五年在UIA国际大学生设计竞赛、全国国土空间规划技能大赛等赛事中累计获奖超400项,2024年更在自然资源部竞赛中包揽二、三等奖。
国际合作与就业前景
专业与美国辛辛那提大学、日本北九州市立大学等15国26所高校建立合作,开展中日韩海洋建筑设计工作营等国际联合教学。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超97%,30%进入同济大学、东南大学等深造,其余主要任职于规划设计院、政府部门及地产开发企业,涌现出多名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得主,成为支撑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