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甘肃省水利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力量,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的智慧水利工程专业通过深度融合传统水利学科与智能技术,构建起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依托水利工程学院组建的学科优势,将智能物联、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前沿技术引入课程体系,着力培养掌握智能设计、智能施工、智慧管理、智能运维等核心能力的复合型技术人才。在产教融合背景下,专业建设形成了"四强"人才培养目标,为西北地区水利行业数字化转型输送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培养目标与行业定位
该专业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根本导向,强调"道德素质强、职业技能强、吃苦精神强、创新意识强"的四维培养目标。职业面向聚焦水利工程技术人员三大职业方向,覆盖智能设计岗、智能施工岗、智慧管理岗、智能运维岗四大岗位群。通过水利工程智能运行维护、工程建设智能管控技术等课程模块,使学生具备从工程规划到运维管理的全生命周期技术能力,特别强化在水工建筑物智能量测、施工过程智能管控等领域的核心技能。
课程体系与技术融合
专业课程采用"基础+核心+拓展"的三层架构:
- 基础层:包含《水利工程绘图与识图》《现代测量技术》等传统工科基础课程
- 技术层:设置《智能物联应用基础》《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等数字化课程
- 应用层:开设《智能化项目管理》《水利工程智能运行维护》等场景化课程
特别注重BIM技术、Python数据分析、智能施工装备等现代技术的融合应用,构建起覆盖工程设计数字化、施工过程智能化、运维管理可视化的技术能力矩阵。通过水利综合智能仿真实训平台等教学载体,实现理论教学与虚拟仿真的深度融合。
实践教学体系
专业建有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水利枢纽实训中心,配备12个专项实训室形成"虚实结合"的实践体系:
- 空腔式仿真重力坝模拟真实工程结构
- 水利造价实训室培养工程经济分析能力
- 施工实训室集成智能施工装备操作系统校企合作方面,与中国电建集团、大禹节水集团等建立"双导师"培养机制,学生可参与智慧灌区建设、水利数字孪生系统开发等真实项目。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7%以上,部分优秀校友已成为水利工程智能运维领域的技术骨干。
师资力量与专业建设
教学团队汇聚二级正高、全国水利职教名师等高水平师资,双师型教师占比超90%。依托省级水利工程创新团队和冯熊工作室,开展智能节水灌溉系统研发等科研项目。专业建设成果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并参与制定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标准4项。在2025年校友会专业排名中,该专业位列技能型本科全国第一,凸显其在职业本科教育领域的领先地位。
行业适配与发展前景
随着我国11996亿元水利建设投资的持续投入,专业紧密对接智慧水利市场规模超200亿的行业趋势。毕业生既可从事传统水利工程的智能化改造,也能胜任数字孪生流域建设、智能防洪调度系统开发等新兴领域工作。职业发展通道涵盖智能建造工程师、水利BIM工程师、智慧水务系统运维师等新兴岗位,契合水利行业"十四五"数字化转型战略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