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首个开设智慧城市管理技术专业的院校,天津城市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以服务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和智慧天津建设为目标,构建了特色鲜明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被列为天津市职业教育创优赋能城市智能管理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核心专业,聚焦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与实景三维中国建设等国家战略,致力于培养兼具技术应用能力与城市管理思维的复合型人才。
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
该专业立足现代城市管理的数字化需求,围绕“懂城市、有技术、会管理”三大核心维度,重点培养掌握城市信息模型(CIM)建模、地理信息系统(GIS)应用、无人机摄影测量等技术的实践型人才。学生需具备智慧城市运营全链条能力,包括从数据采集、三维建模到平台运维的完整流程,同时熟悉市政基础设施规划与智慧社区管理等场景应用。职业面向涵盖城市信息模型技术员、智慧城市方案工程师等岗位,服务政府管理部门、信息技术企业及城市运营机构。
课程体系与技术能力培养
专业课程设置紧密衔接行业需求,构建了“基础-核心-拓展-实践”四层递进式课程结构:
- 专业基础课程:涵盖建筑识图与CAD绘图、BIM技术应用、现代城市管理概论,奠定城市空间认知与信息化工具使用基础。
- 专业核心课程:聚焦CIM建模技术、遥感测绘、大数据可视化,强化城市数据全生命周期处理能力。例如,通过GIS工具软件实现城市资源空间分析,利用无人机完成4D产品生产。
- 拓展与实训模块:设置物联网设备装调、智能建筑系统集成等课程,并通过电工电子实训、智慧城市网格化管理仿真实训提升实操技能。学生可考取建筑信息模型(BIM)、数字孪生城市建模等职业技能证书。
产教融合与就业资源
学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北斗产业技术创新基地等10余家头部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形成“实境化+开放式”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合作内容包括:
- 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开展智慧城市项目场景开发与运维实战训练;
- 引入企业真实案例,如参与城市三维仿真系统设计与市政设施数字化改造;
- 提供定向培养通道,毕业生可进入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开发、智能楼宇运维等领域,平均起薪达6000-8000元,技术岗3-5年后年薪可突破30万元。
技术创新与行业前瞻性
专业建设融入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重点发展三大方向:
- 数字孪生技术:通过虚拟仿真实现城市运行状态的动态监测与预测;
- 智慧社区集成:开发社区安防、能源管理等智能化解决方案;
- 城市安全防线构建:运用加密技术与入侵检测系统保障信息平台安全。例如,学生在校期间可参与智能交通信号优化或环保监测数据平台研发项目,直接对接城市治理痛点。
通过“技术赋能+管理思维”的双轨培养,该专业毕业生不仅掌握城市感知-表达-计算的全流程技能,更具备跨领域协作与持续创新能力,成为推动智慧城市从蓝图到落地的核心力量。随着数字孪生城市与新基建的加速推进,这一专业将持续为城市数字化转型输送高质量技术骨干。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