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场作为多元经营主体,其现金流动涉及租金管理、代收代付、促销活动等多重场景。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要求,现金业务需根据业务实质选择对应科目,既需区分主营业务收入与其他应付款的权责归属,也要重视递延收益等特殊科目的应用。以下结合商场典型业务场景,详解关键会计分录处理要点。
一、主营业务收入类现金处理
当商场以出租柜位为主营业务时,收取租金及管理费应通过主营业务收入科目核算。例如某品牌专柜支付当月租金10万元,其记账公式为:
借:银行存款 10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00
需按收入金额的5%计提营业税(假设税率为5%)。对于代收营业款业务,需设立其他应付款科目过渡。如代收商户货款50万元,会计分录应作:
借:银行存款 50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管理费部分)
贷:其他应付款(代收商户部分)
实际返款时再冲减其他应付款。
二、销售环节现金处理
顾客刷卡消费时形成资金结算周期,需通过应收账款科目过渡。例如某顾客刷卡消费5,850元(含13%增值税),会计分录分为两个阶段:
- 销售发生时:
借:应收账款-××银行 5,850
贷:主营业务收入 5,176.99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673.01 - 银行结算到账:
借:银行存款 5,850
贷:应收账款-××银行 5,850
三、促销活动特殊处理
积分返券业务需遵循权责发生制,采用递延收益科目分期确认收入。某商场开展"满100送50"活动时:
- 首次购物收现100元(含税):
借:库存现金 1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42.73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14.53
贷:递延收益 42.74 - 顾客使用50元券二次消费80元(支付现金30元):
借:递延收益 42.74
借:库存现金 30
贷:主营业务收入 68.38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4.36
四、日常现金管理要点
商场需建立规范的现金内控制度:
- 备用金管理采用定额补足制,提取时:
借:库存现金
贷:银行存款 - 现金清查发现短缺300元时: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300
贷:库存现金 300
查实后追责:
借:其他应收款-出纳 3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300 - 营业款存入银行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库存现金
通过以上四类核心业务的会计处理,商场既可准确反映经营成果,又能有效控制税务风险。实际操作中需注意增值税价税分离、收入确认时点等细节,建议结合《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进行专业判断。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