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理工大学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聚焦于培养契合国民经济与科技发展需求的人才。这类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多学科基础,还得具备多种能力,能在材料相关领域从事科研、企业管理等工作,成为创新型人才。
一、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要通过学习基础理论和相关知识,接受材料制备等基本技能训练。掌握材料成分等要素间关系规律和材料设计等方法,从而具备开展研究、优化性能、开发材料和管理生产等知识与能力。
二、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
- 要掌握数理化等自然科学基础理论,本专业制图等知识技能,人文社科和经济管理基础知识,且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 扎实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知识以及常规的材料制备和分析检测方法技术。
- 有运用相关理论和实验方法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从事科研的初步能力。
- 了解新材料等及本专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 具备沟通交流能力并熟悉行业方针政策法规。
- 拥有良好职业道德,承担职业等责任。
三、主干学科与核心知识领域主干学科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其核心知识领域涵盖工程图学、机械设计基础等多方面知识。
四、核心课程示例
- 示例一
- 包括工程制图基础(56学时)、物理化学(80学时)等多门课程,课程众多,涵盖不同学科领域,且学时安排明确。
- 专业方向课程
- 专业方向一有高分子物理(48学时)等课程;方向二有金属学(40学时)等课程;方向三有无机材料相图与应用(40学时)等课程。
- 示例二
- 有机械设计制图B(48学时)、电工技术(48学时)等课程,同样是多门课程且学时确定。
- 示例三
- 包含工程制图与AutoCAD( B)(64学时)、工程力学A(64学时)等课程,不同课程分工协作构建知识体系。
- 专业方向课程
- 金属材料方向有金属材料学(56学时)等课程;无机非金属材料方向有陶瓷材料(56学时)等课程。
五、主要实践教学环节与专业实验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等多种实习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主要专业实验有材料制备方法实验等多种实验。
六、修业年限与授予学位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