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理工大学的工程力学(试验班)专业介绍

太原理工大学的工程力学专业,旨在培养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求的人才。专业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使其在德、智、体等方面均有所成长。

太原理工大学的工程力学(试验班)专业介绍

一、培养目标

该专业致力于培养这样的人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全面发展,掌握工程力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和技能,可在工程领域从事相关工作,也可继续深造成为高层次研究人才或高校教师。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重点学习工程力学的基本理论与知识,且要接受工程技能训练,从而具备利用计算机和现代实验技术解决力学相关工程问题的能力。

三、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

  • 基本素质:毕业生要有良好思想道德、民族自豪感、社会责任感,且身心健康。
  • 人文社科基础:需具备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文字表达能力也要强。
  • 理论基础:要有扎实的数学和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
  • 专业知识能力:要有系统的工程力学专业知识,以及综合实验、工程实践和力学建模能力。
  • 问题解决能力:能够初步解决力学相关的工程技术问题,知晓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 计算分析能力:具有初步的工程计算和分析能力,以及相关软件应用和开发能力。
  • 个人发展能力:具备自学、创新、团队协作能力和一定发展潜力。
  • 外语运用能力:具备外语综合运用能力和查阅外文文献的能力。

四、主干学科

工程力学专业的主干学科为力学。

五、核心知识领域

核心知识领域涵盖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弹性力学、流体力学、实验力学、计算力学、振动力学。

六、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课程设计、综合大作业或小论文、金工实习、与专业背景相关的实习以及毕业论文(设计)等,都是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七、主要专业实验

主要专业实验包括固体力学实验、流体力学实验、动力学实验。

八、修业年限与授予学位

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
上一篇:成人高考高起专录取分数究竟是多少?
下一篇:天津成考本科学历究竟价值几何?

热门推荐

太原理工大学的工程力学(试验班)专业怎么样?

太原理工大学工程力学(试验班)专业作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依托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的优势资源,构建了"基础理论-工程实践-创新研究"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该专业由固体力学领域著名学者杨桂通创建于1981年,是山西省首批卓越(拔尖)人才培养改革试点专业,2023年在山西综合普通类一段招生计划为2人,学费5500元/年。通过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和动态调整机制,2024届毕业生就业率超95%,考研升学率
 太原理工大学 评论  4周前

太原理工大学的物理学专业怎么样?

太原理工大学物理学专业依托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平台,构建了理论奠基与工程应用并重的培养体系。该专业作为理学门类下的核心学科,课程设置涵盖量子力学、热力学统计物理等基础理论,同时强化精密测量技术与光电信息处理的实践能力。数据显示,近三年毕业生年均就业率超95%,升学率达30%,在科研院所与高新技术企业领域具备竞争力,2024年专业满意度调查中教学质量评分3.3分,办学条件评分3.3分。 一、学科
 太原理工大学 评论  4周前

太原理工大学的机器人工程(试验班)专业怎么样?

太原理工大学机器人工程(试验班)专业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的重点试验班项目,依托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资源,构建"机械+控制+人工智能"交叉融合培养体系。该专业2021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4年在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位列A类梯队。试验班实行本硕或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动态调整机制下近三年保研率超30%,2023届毕业生深造率突破60%,成为华北地区智能装备领
 太原理工大学 评论  4周前

太原科技大学的工程力学专业怎么样?

太原科技大学工程力学专业自1977年创办以来,始终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为目标,是该校历史悠久的重点学科之一。该专业于2005年入选山西省品牌专业,2010年成为国家特色专业,并在2017年升级为山西省优势专业,学科建设成果显著。其教学体系融合现代工程力学与计算机技术,形成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培养模式,毕业生就业领域广泛,覆盖机械、土木、航天等多个工程领域。 核心课程体系与培养方向 该专业
 太原科技大学 评论  4周前

太原理工大学的生物医学工程(试验班)专业怎么样?

太原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试验班)作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山西省重点学科,依托学校"双一流"建设平台,构建了"本-硕-博贯通培养"体系。该专业2023年入选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专业,2025届毕业生就业率93%-98%,升学率达47.7%,其中30%进入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顶尖高校。专业聚焦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领域,形成"医工交叉+创新实践"特色,学生年均参与30+项国家级科研项目。 学科定位
 太原理工大学 评论  4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