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辽宁省重点建设的综合类高校,大连大学金融学专业立足地方经济发展需求,构建了"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的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依托学校15个一级学术硕士学位授予点和工商管理学硕士授权点的学科优势,通过"理论+实务"双轨并进的教学模式,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金融实务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专业连续五年与大连商品交易所、广州金控期货等机构合作推进期货人才培养项目,形成了显著的行业对接优势。
在课程体系方面,专业构建了模块化课程集群,核心课程覆盖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基础理论,以及投资学、金融工程学、商业银行经营学等实务课程。特别注重定量分析能力培养,设置计量经济学、统计学等工具类课程,要求学生掌握Python金融分析、SPSS统计建模等数字化技能。实践教学环节包含证券交易模拟、期货实务操作等实验课程,并与30余家金融机构建立实习基地。
师资团队以"双师型"结构为特色,现有专任教师10人中包含教授2人、副教授3人,80%教师拥有博士学位,3人具有海外留学背景。教师团队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高水平课题,研究成果涵盖人民币汇率波动、自贸区金融创新等前沿领域。专业带头人侯惠英副教授主持的期货人才培养项目获评省级教学成果奖,刘旸副教授在金融计量领域的专著被列为经济学核心教材。
学生培养质量通过竞赛成果得到印证:近五年获得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际三等奖2项,国家级创新创业大赛奖项35项。就业方向呈现多元化特征,约40%毕业生进入银行、证券、保险等传统金融机构,30%任职于跨境电商平台、科技金融企业,另有20%考取东北财经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名校研究生。校友群体中涌现出兴业证券高管、金融科技创业者等业界精英。
专业建设注重产教融合创新,开发出"连大-大商所期货人才联合培养"特色项目,学生可获得期货从业资格认证。通过阿里巴巴跨境电商实训平台,构建起"课堂教学-模拟交易-实盘操作"三级递进培养体系。在量化金融方向,引入MATLAB金融工具箱、Wind金融终端等专业工具,使人才培养紧跟金融科技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