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立足学科交叉与市场需求,形成了师范与金融数学两大特色方向,构建了“基础理论+应用技能+职业素养”的三维培养体系。该专业依托数学学院雄厚的师资力量和省级重点学科资源,通过理论课程与实践项目结合,致力于培养兼具数学思维与行业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毕业生在基础教育、金融分析、数据科学等领域展现较强竞争力。
一、双轨培养体系与课程架构
专业设置分为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和数学与应用数学(金融数学)两个方向,学制均为四年。师范方向聚焦基础教育需求,核心课程包括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初等数学研究及中学数学教育,重点强化教学设计与课堂管理能力。金融数学方向则融入经济学模块,开设金融学概论、计量经济学等课程,培养金融建模与数据分析能力。两方向均注重计算机技能,设置数值方法、数学建模等实践课程,使用Python、MATLAB等工具解决实际问题。
二、学科优势与科研支撑
数学学科为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2018年入选“冲补强”提升计划,2021年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拥有专任教师47人,其中博士占比74.5%,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在群论、Hilbert不等式等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学生可参与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赛事,近五年获国家级奖项3项、省级奖项155项,科研反哺教学的模式显著提升创新能力。
三、就业前景与职业发展
毕业生呈现多元化就业趋势:
- 师范方向:60%进入中小学任教,部分任职教育机构或考取研究生,2024届就业率达92%;
- 金融数学方向:35%进入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从事风险评估、量化交易等工作,15%通过CFA/FRM认证;
- 跨领域就业:约10%进入IT、数据分析行业,运用统计建模技能开发算法或管理系统。
四、继续教育路径与招生政策
除普通本科外,学校开设成人高考专升本项目,面向在职人员:
- 报考条件:需持有国民教育系列专科毕业证,非广东户籍者需提供社保证明;
- 课程设置:压缩理论课时,增加数学软件应用、金融案例分析等实操模块;
- 学制费用:2.5年弹性学制,年学费2800元,教材费按实际收取。
该专业通过学科竞赛驱动、校企联合培养等机制,确保人才培养与行业动态同步。例如,金融数学方向与广发证券合作开发量化投资实训平台,师范方向建立“双导师制”,由中学特级教师指导教学实践。这种“理论—实践—反馈”的闭环培养模式,使学生在专业深度与职业适应性上形成双重优势。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