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信息工程职业学院的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是河南省高职教育领域的重要特色专业,该专业以培养仿古建筑规划设计、古建筑修缮技术和施工管理等复合型人才为目标。作为河南省开设该专业的两所院校之一,学校在2025年河南专科院校排名中位列第二,其课程设置和就业方向均体现出对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现代工程技术的融合。专业建设依托建筑工程学院,配备省级双高专业群资源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形成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培养体系。
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围绕古建筑构造技术与现代工程管理展开,包含《古建筑材料与构造》《古建筑面饰彩绘》《古建筑修缮与施工技术》等基础课程,并延伸至三维建模技术和工程法规等现代技能模块。特别注重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例如通过CAD制图和BIM建模课程强化学生的空间设计能力,同时开设《古建筑测绘》和《古建筑模型设计与制作》等实践类课程,使学生能完成从图纸设计到实体模型的全流程操作。
在实践教学环节,专业构建了"工学结合"培养模式:
- 校企合作建立工作室,承接真实工程项目
- 开展古建筑测绘实地教学
- 组织参与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
- 实施"现代学徒制"培养方案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校期间即可接触仿古建筑规划、文物建筑修复等实际工作场景,2024年已有学生团队在省级技能竞赛中获特等奖。
就业方向覆盖古建筑修缮、仿古旅游区建设、园林景观设计三大领域。毕业生可在古建筑类企事业单位担任施工技术员、工程预算师或项目经理,具体参与如故宫修缮、明清风貌街区规划等项目。数据显示,该专业毕业生平均起薪达6000元/月,部分优秀校友通过注册建造师考试后年薪突破50万元。
专业建设特色体现在文化传承与技术创新的双重定位。一方面开设《古建筑木作与瓦石作》等传统工艺课程,另一方面引入智能建造和数字孪生技术教学。学院作为全国土木工程双碳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理事单位,将绿色建筑理念融入课程,培养学生运用新材料、新工艺进行古建筑保护的能力。这种"古法新用"的培养模式,使该专业在河南省高职院校中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