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销售自产石料的会计处理需要区分生产加工与销售两个核心环节,涉及成本归集、收入确认、税费计提等多个会计核算节点。这类业务具有生产周期长、成本核算复杂的特点,需要建立完整的生产核算体系,同时要准确把握增值税和资源税等涉税处理要求。以下从生产阶段、销售环节、税务处理三个维度展开具体说明:
一、生产阶段的成本核算
原材料采购与加工
- 开采或采购天然石料时,按实际成本计入原材料科目:借:原材料——石料
贷:应付账款/银行存款 - 生产领用石料时,将成本转入生产成本:借:生产成本——直接材料
贷:原材料——石料
- 开采或采购天然石料时,按实际成本计入原材料科目:借:原材料——石料
生产费用归集
- 人工费用:根据生产工人工资计提:借:生产成本——直接人工
贷:应付职工薪酬 - 制造费用:包含设备折旧、水电费等:借:制造费用(设备折旧、能源消耗)
贷:累计折旧/银行存款
- 人工费用:根据生产工人工资计提:借:生产成本——直接人工
产品完工入库
- 将归集的成本结转至库存商品:借:库存商品——石料产品
贷: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分摊的制造费用)
- 将归集的成本结转至库存商品:借:库存商品——石料产品
二、销售环节的账务处理
收入确认
- 销售石料时,按合同价或市场价确认主营业务收入: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石料销售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 销售石料时,按合同价或市场价确认主营业务收入: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
成本结转
- 同步结转已售石料的实际生产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石料销售
贷:库存商品——石料产品
- 同步结转已售石料的实际生产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石料销售
特殊情形处理
- 预收账款模式:收到定金时先计入预收款项,发货后转为收入:借:银行存款
贷:预收账款
借:预收账款
应收账款(尾款部分)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 预收账款模式:收到定金时先计入预收款项,发货后转为收入:借:银行存款
三、税费处理要点
增值税计算
- 销项税额根据销售额×适用税率(建筑业常用9%或13%)计算,需与进项税额抵扣后申报缴纳
- 例如:销售100万元石料,税率13%: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3万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13万
资源税计提
- 根据《资源税法》规定,开采天然石料需按从价计征或从量计征方式缴纳资源税:借:税金及附加——资源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资源税
- 根据《资源税法》规定,开采天然石料需按从价计征或从量计征方式缴纳资源税:借:税金及附加——资源税
附加税费处理
- 按增值税税额的7%-12%计提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借: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城建税
应交税费——应交教育费附加
- 按增值税税额的7%-12%计提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借:税金及附加
四、报表披露与期末结转
资产负债表项目
- 存货科目反映未售石料成本
- 应收账款体现赊销形成的债权
利润表关联
- 主营业务收入与主营业务成本的差额构成毛利
- 税金及附加列示资源税、城建税等经营性税费
期末结转
- 收入与成本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本年利润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税金及附加
- 收入与成本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借:主营业务收入
通过上述流程可见,自产石料销售的会计处理需严格遵循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既要准确归集生产成本,也要及时确认收入与税费义务。实务中还需注意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当石料市场价格持续下跌时)以及开采许可费用的资本化处理,这些细节将直接影响财务报表的准确性。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