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师范学院与韩国清州大学合作的生物科学(中外合作)本科教育项目自2018年启动以来,已成为该校国际化办学的重要载体。该项目经教育部批准,采用“4+0”培养模式,学生完成学业后可获得中方颁发的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截至2025年,项目已连续招生8年,每期计划招收120人,招生年限延长至2026年,显示出较强的可持续发展潜力。通过整合中韩教育资源,该项目致力于培养兼具专业素养与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和生物科学领域输送创新力量。
在培养目标上,该项目聚焦于现代食品工业需求,强调学生掌握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核心能力。课程体系以食品微生物学、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工程为核心,覆盖食品生产管理、品质控制、技术研发等实践方向。同时,项目突出国际视野培养,要求学生适应全球化背景下食品产业链的多元需求。这种定位既体现了韩国清州大学在食品科学领域的学科优势,也与通化师范学院服务地方产业(如长白山资源开发)的办学特色紧密结合。
课程设置采用“本土化+国际化”双轨模式,引进韩方课程占比达77.27%,涵盖17门核心课程。韩方教师承担超过33%的教学任务,重点讲授分子生物学、食品分析等前沿领域。实践环节设置包括:
- 专业见习与企业实习
- 食品工程实验操作
- 毕业论文(设计)
- 中韩联合科研项目参与
这种设计强化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例如在2024年中韩师生见面会上,学生通过清州大学360度实景视频了解实验室配置,并获知赴韩留学的奖学金政策。
项目的国际化资源不仅体现在课程层面,更构建了多层次交流机制。双方定期举办学术活动,例如2024年12月的见面会邀请清州大学李明鲜教授讲解生物学师资建设,国际教育学院同步解读“2+2”“3+1”等留学通道。此外,通化师范学院建有省级重点实验室和28个科研平台,为合作项目提供实验设备支撑,学生可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高水平项目。这种产学研融合模式,使人才培养与区域产业需求形成闭环。
在质量保障方面,项目通过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管信息平台公示,批准书有效期至2030年12月31日。学生发展路径清晰:既可依托通化师范学院的农村振兴学院、葡萄酒产业学院等校企合作平台就业,也可通过清州大学的国际合作网络深造。数据显示,该校已有271名中外合作项目学生参与国际交流,30余人成为海外汉语教师志愿者,印证了项目的国际化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