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师范学院城乡规划专业自2007年开始招生,作为河南省首批本科高校优秀基层教学组织,该专业立足国家发展战略,形成了独特的育人体系。通过整合校内外资源,构建了“产创融合+学科融合”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具备国土空间规划、城市更新设计和乡村振兴实践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在“设计河南”战略背景下,该专业依托智慧人居环境学院和城乡设计学院等平台,已发展成为区域城乡规划领域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
一、培养体系与课程架构
城乡规划专业采用五年制本科学制,课程设置聚焦三大核心领域:
- 理论课程模块:包含《城市规划原理》《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等主干课程,强化学生对城市发展规律和生态环境协调的理论认知;
- 技术方法模块:通过《GPS原理与应用》《遥感数字图像处理》等课程,培养学生运用现代测绘技术和大数据分析能力;
- 实践创新模块:推行“调查-测绘-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的六环一链项目化教学,将实际工程项目融入课程设计。
二、产教融合的创新实践
专业通过校企协同构建“三模三训两创”培养体系,具体表现为:
- 常态组织管理模式:“学院+公司+政府”三方联动,实现教学资源与行业需求的精准对接;
- 实践教学平台:依托河南省黄河故道生态保护与治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科研平台,开展古城区更新规划和乡村人居环境整治;
- 双师型师资团队:现有专任教师9人中,国家级注册规划师3人、中级工程师5人,形成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梯队。
三、就业竞争力与社会贡献
近五年数据显示,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6%以上,考研录取率达29%,其中超40%进入双一流高校深造。就业方向覆盖城乡规划设计院、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及房地产开发企业,参与完成了《商丘市临河店镇田园综合体规划》等标志性项目。专业还通过房地产策划师高级工培训资质认证,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助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
四、科研创新与技术转化
在科研层面,专业团队主持国家级社科项目1项、省级项目20余项,研究成果获河南省一等奖多项。通过无人机遥感和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应用,构建了城市空间数据库,为商丘古城复兴提供数据支撑。这种“以研促教”的模式,使学生在GIS空间分析和虚拟现实可视化领域形成核心竞争力。
五、未来发展与区域联动
面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国家战略,专业正推进三大服务方向:
- 乡村设计:运用生态修复技术提升农业农村创意设计水平;
- 城市更新:在商丘古城规划中融入“一城阅尽五千年”文旅IP;
- 智慧城市:开发基于3S技术集成的城乡规划决策支持系统。
该专业通过持续优化课程体系、深化校企合作,正在成为中原地区城乡规划人才培养的标杆。对于有志于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学生而言,这里不仅能获得扎实的专业训练,更能通过真实项目积累宝贵的工程经验。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