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师范学院测绘工程专业立足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围绕现代测绘技术发展,形成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培养体系。该专业自2004年设立以来,依托河南省遥感科学与技术重点学科和河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平台,构建了涵盖地球科学、空间科学、信息科学的交叉学科框架。通过引入无人机遥感、三维激光扫描等前沿技术,专业致力于培养兼具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达96%以上,2024年考研率突破42%,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潜力。
培养目标与专业定位
测绘工程专业以服务国家基础测绘建设和城市工程建设为导向,重点培养能在陆海空导航管理、国土资源调查、地理信息系统设计等领域开展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其培养方案突出多学科交叉融合,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传统测绘技术,还需具备遥感数据处理、GIS开发等数字化能力,形成“基础扎实、技术全面”的知识结构。这种定位既契合国家“智慧城市”“数字中国”建设需求,也呼应了行业对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缺口。
专业特色与技术创新
该专业的核心特色体现在三方面:
- 跨学科实践平台:依托河南省黄河故道生态保护与治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展乡村振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相关项目,通过“学院+公司+政府”协作模式强化学生实操能力。
- 前沿技术融合:课程体系中纳入GNSS测量、摄影测量、遥感原理等模块,引入无人机测绘、三维建模等新技术,使教学内容与行业发展趋势同步更新。
- 竞赛驱动创新:组织学生参与全国测绘技能大赛、GIS技能大赛,近年在田家炳杯全国师范生技能大赛等赛事中屡获佳绩,形成“以赛促学”的特色培养路径。
课程体系与核心能力
专业课程分为三大层次:
- 基础理论层:包括测绘学概论、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奠定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的理论根基;
- 技术应用层:涵盖工程测量学、遥感原理与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强化现代测绘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
- 实践创新层:通过数字地形测量实习、GNSS定位实训等环节,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实战经验。特别注重团队协作与项目管理能力培养,例如在城乡规划项目中模拟“调查-测绘-设计-实施”全流程,使学生掌握从数据采集到成果输出的完整技术链条。
就业方向与发展前景
毕业生主要服务于四大领域:
- 基础建设领域:在水利、铁路、城市轨道交通部门从事工程测量与监理;
- 国土资源管理:参与矿产资源勘查、国土空间规划等国家重点项目;
- 高新技术产业:进入地理信息科技公司负责无人机航测、三维激光扫描数据处理;
- 科研教育机构:部分学生通过考研进入高校或科研院所,从事遥感监测、环境评估等研究。值得注意的是,专业通过智慧人居环境学院等产业学院建设,与中铁集团、河南省测绘院等单位建立定向输送渠道,近三年用人单位满意度达4.4分(满分5分)。
补充说明
学院师资队伍包含9名教授、12名副教授及25名博士,其中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形成“双师型”教学团队。科研方面,教师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课题,出版专著16部,发表核心论文300余篇,这些资源为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提供了直接通道。硬件设施上,建有数字测绘实验室、遥感数据处理中心等12个专业实验室,配备全站仪、航测无人机等价值2000余万元设备,充分保障实践教学需求。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