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城市学院的通信工程专业设立于工科体系下,致力于培养具备扎实理论基础与实践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作为学校转型为公办本科院校后的重点专业之一,其课程设置紧密围绕现代通信技术发展需求,融合了电子技术、计算机科学与通信系统等学科交叉领域,形成了鲜明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该专业依托学校与地方产业资源的深度合作,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实践平台和就业通道,逐渐成为长三角地区通信领域的重要人才输送基地。
在培养目标方面,该专业明确聚焦通信设备开发、网络优化管理与射频工程三大方向,强调学生需掌握通信原理、信号处理及电磁兼容技术等核心能力。课程体系以工学学士学位为导向,设置了包含电路分析、数字系统与逻辑设计等10门学位课程,同时通过微机原理与接口、计算机通信与网络等课程强化软硬件协同开发能力。值得注意的是,专业培养方案中特别提出要融入现代移动通信系统和智能光电感知等前沿技术实验课程,以适应5G与物联网时代的技术迭代。
从专业实力来看,通信工程虽未进入学校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名单(该校优势专业为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与信息工程),但在2025年校友会中国应用型专业排名中位列三星级,属于区域一流水平。学校前身为苏州大学文正学院,2020年转设为公办本科院校后,依托原有师资与校企合作基础,逐步完善了通信领域的教学资源。例如,实践环节设置包括:
- 电子工艺实习与通信网络基础实验等基础技能训练;
- 无线通信技术与图像处理实验等专项能力提升;
- 毕业设计与校企联合项目等综合实践。
就业前景呈现多元化特征。近年的就业报告中,通信工程专业学生在通信设备制造、网络运营商及射频技术领域的就业率保持稳定,部分毕业生通过职业规划大赛等平台获得头部企业青睐。学校通过“苏城学子苏州行”等活动,组织学生参访苏州本地半导体企业与通信科技公司,强化产教融合。2024年福建省物理类录取数据显示,该专业最低分为551分,对应位次40260,生源质量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此外,专业课程中嵌入的Python编程与嵌入式系统设计等内容,也为学生向人工智能、智能硬件等交叉领域转型提供了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