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轻化工大学于2022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智能建造本科专业,该专业以土木工程为基础,融合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旨在培养适应国家智能建造战略需求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作为新工科交叉专业,其课程体系覆盖智能设计、智能施工、智能运维全产业链,同时依托学校省一流学科平台和校企合作资源,形成了鲜明的培养特色。以下从专业定位、课程体系、实践平台、就业前景等维度展开分析。
专业定位聚焦土木工程智能化升级需求,强调跨学科知识融合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方案明确提出毕业生需掌握土木工程基本原理,同时具备智能装备操作、BIM技术应用、工程大数据分析等复合能力。例如,课程设计中既包含结构力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等传统土木课程,也引入智能测绘、装配式结构施工等前沿内容,体现“传统+智能”双核驱动的培养理念。
课程体系采用“基础+核心+实践”三层架构:
- 基础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土木工程材料等夯实专业基础
- 核心课程:智能建造导论、BIM技术应用试验、工程结构全寿命维护等强化智能技术应用
- 实践环节:依托25个专业实验室和智能建造实训平台,开展智能施工组织、工程大数据管理等实战训练
实践平台建设凸显校企协同优势。学院与中铁建工集团、首盛建设集团等20余家企业建立合作,共建奖助金和实习基地,近三年完成30余项专利转化,科研经费累计超1200万元。特别设立的BIM/BQIM技术研究中心,为学生提供数字化建模、智能施工模拟等前沿技术实训场景,助力实现“课堂-实验室-工地”无缝衔接。
就业方向呈现多元化与高附加值特征。毕业生可从事:
- 智能建造项目规划与设计
- 智慧工地管理
- BIM技术开发与应用
- 工程大数据分析
- 智能装备运维
数据显示,该领域人才需求年增长率达15%,校企合作单位覆盖设计院、施工单位、科技企业等多类型机构,毕业生起薪较传统土木专业提高20%-30%。学院通过双师型师资(占比80%)和科创竞赛(获国家级奖励92人次)双重保障,持续提升学生竞争力。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