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大学音乐学(师范)专业依托百年办学积淀,构建了以“大艺术”“新师范”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该专业自1912年张謇创办的南通纺织染传习所发展而来,2011年获批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21年入选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3年通过教育部师范专业二级认证。其培养目标聚焦于培养具备音乐教育教学能力、专业反思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课程体系涵盖声乐、钢琴、器乐、音乐理论、教育心理学等多维度内容,并依托丰富的艺术实践平台强化学生综合素养。
课程体系凸显“理论+技能+教育”三重融合
专业课程分为基础理论、专业技能、教育实践三大模块。核心课程包括视唱练耳、和声基础、曲式与作品分析、中国民族音乐、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等,强调音乐本体认知;教育类课程如中学音乐教学法、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则融入现代教育理念。特别注重“一专多能”培养,例如通过自弹自唱、钢琴即兴伴奏等课程提升综合教学能力,同时开设形体训练与舞蹈编导基础,拓展艺术表现维度。
实践教学体系贯穿“课堂—舞台—讲台”全链条
专业以“演教相长”为导向,构建三级实践平台:
- 校内实践:依托江苏省美育推广基地和民族乐团等平台,组织合唱团排练、歌剧排演等活动;
- 竞赛展演:近三年学生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中获器乐类一等奖,在江苏省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中累计获一等奖7项;
- 教育实习:通过长三角高校音乐教育学科建设论坛等资源,对接中小学开展教学实践。
师资与平台支撑“产学研”协同发展
专业拥有师德高尚、结构合理的教师团队,近三年教师在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教师基本功展示中获个人全能二等奖,主持完成教育部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等课题。教学设施方面,配备数字音乐实验室、声学标准音乐厅及器乐实训室,并联合南通大学附属学校建立教育实践基地,形成“高校—中小学”联动培养机制。
升学与就业体现“多元出口”优势
毕业生可选择:
- 基础教育领域:在中学或教育机构从事音乐教学,近三年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
- 学术深造:依托本校音乐与舞蹈学硕士点,2025年计划招收音乐教育方向学术硕士12人、专业硕士86人;
- 文艺团体:进入文化馆、艺术中心等从事表演与管理工作,部分学生参与江苏省紫金合唱节等省级展演项目。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