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电影电视学院的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自2006年设立以来,始终以培养兼具文学素养与创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作为四川省首批开设该专业的院校之一,其立足“产学研”融通的教学理念,构建了以剧本创作为核心、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育体系。专业不仅入选四川省“双一流”建设贡嘎计划,更连续多年在民办高校同类专业排名中位居全国前列,成为西南地区戏剧影视教育的重要阵地。
专业定位上,该方向聚焦“应用型传媒人才”培养,强调文学创作能力与行业适应性的双重塑造。课程体系以“全学程贯穿创作”为特色,涵盖中外戏剧史、视听语言、影视剧作等核心理论课程,同时融入导演基础、非线性编辑、新媒体创作等实践模块。这种设计旨在让学生既能掌握剧本写作、文学评论等传统技能,又能适应影视工业化流程和数字媒体时代需求,例如通过“类型电影”和“网综策划”课程培养市场敏感度。
实践教学环节采用“项目需求带动”模式,形成多层次的创作生态。学生需参与“原创作品大赛”、“影评大赛”等校内活动,并借助与影视机构的合作将作业转化为作品。例如,动画剧本《大梦王小书包》登陆央视黄金档,原创话剧《车轨共文》实现商业公演,这类实践直接对接行业标准。此外,“名人讲堂”与“剧本交流会”等特色活动,邀请罗思、敖小艺等行业专家现场指导,强化创作与市场的衔接。
师资团队以“双师双能型”教师为主体,兼具学术深度与行业经验。专业带头人郭怡然主导的《影视剧作》课程入选省级一流课程,作家教师文琦的多部小说被改编为影视剧,而四川省川剧院创编室主任樊明君则带来戏曲创作的前沿视角。这种师资结构确保教学内容既包含经典剧作理论,又融入网络文学、短视频脚本等新兴业态知识,形成传统与创新的动态平衡。
就业前景方面,毕业生在影视、戏剧及新媒体领域呈现多元化发展。近三年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约半数从事编剧、导演等核心岗位,25%进入教育或文化机构。值得关注的是,自主创业率持续上升,部分毕业生成立工作室承接影视项目策划,或通过自媒体平台进行内容创业。这种就业生态既得益于专业对“全流程能力”的培养,也反映出行业对兼具文学功底与实操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