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学院旅游管理专业自2010年获批本科办学资格以来,已发展成为省级重点支持学科和省级一流专业,并列入学校硕士点重点建设规划。该专业依托安顺市丰富的旅游资源,如黄果树景区和屯堡文化,构建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培养体系,致力于培养具备国际视野、管理能力和服务意识的复合型人才。其课程设置涵盖旅游产业链核心环节,并通过校企合作强化实践能力,形成“知识-技能-创新-职业”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定位与课程体系
安顺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目标是培养适应区域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课程设计围绕旅游业全链条展开:
- 基础理论模块:包括旅游学概论、管理学和西方经济学,构建学生对行业的认知框架;
- 专业核心模块:涵盖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法规、旅游市场营销等课程,强化运营管理能力;
- 实践技能模块:通过酒店经营与管理、旅行社管理等课程培养实操能力;
- 跨学科融合:引入现代社会礼仪、旅游心理学等课程,提升人文素养。
师资力量与教学资源
专业师资结构呈现“高学历+行业经验”双元特征:
- 现有专任教师23人,其中教授5人、博士6人,市管专家和省级教学名师占比达17%;
- 与台湾弘光科技大学、贵州大学等高校建立交换生机制,引入国际教学理念;
- 建有22间实训室,总面积2120平方米,配备旅游信息处理中心、餐饮实训室等设施,模拟真实行业场景。
实践教学与行业对接
实践教学通过“三阶递进”模式实现产教融合:
- 认知实习:依托黄果树景区等国家级实践基地开展田野调查;
- 技能实训:在校内模拟酒店、旅行社场景进行角色扮演;
- 顶岗实习:进入贵州旅游集团等企业完成6个月岗位实践;
- 创新孵化:通过安顺屯堡雕刻研发基地开展旅游商品设计项目。
学生发展与就业前景
近五年数据显示,毕业生呈现多元化就业路径:
- 行业就业:75%进入景区、星级酒店和文旅企业,部分学生入职携程等平台型企业;
- 公职考试:年均15%通过公务员或事业单位招录,主要服务于文旅局等部门;
- 继续深造:10%考取中山大学、云南大学等高校硕士研究生;
- 创新创业:依托省级双创项目孵化旅游策划工作室,典型案例包括屯堡研学旅行项目。
特色亮点与未来方向
专业通过国际导游人才实验班和国际酒店人才实验班探索卓越培养模式:
- 采用“3+1”学制,前三年在校学习,第四年赴境外合作院校研修;
- 2021级实验班已承担驻华使节接待翻译、外事活动服务等高端实践;
- 未来将强化数字文旅和遗产旅游方向,开发智慧旅游、生态康养等前沿课程。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