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职业技术学院与北京新迈尔科技公司合作共建的环境艺术设计(校企合作)专业,是职业教育领域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的创新实践。该专业以“数智+艺术”为发展导向,通过校企协同的课程体系与实训机制,培养兼具设计能力与技术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其特色在于将企业岗位需求直接融入教学全流程,形成从理论学习到商业项目实践的闭环培养路径。
一、培养定位:聚焦行业需求与区域发展
该专业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总目标,重点培养掌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VR技术应用等核心技能的高素质技术人才。通过引入新迈尔的企业文化与商业案例,学生能快速适应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等领域的设计需求。就业方向覆盖VR开发工程师、用户体验设计师、景观设计师等新兴岗位,毕业生就业率长期保持在98%以上。
二、课程体系:构建“技术+艺术”双轨模块
专业课程采用“基础技能-项目实训-职业认证”三阶段培养框架:
- 技术基础层:包括3DMAX软件应用、AutoCAD辅助设计、SketchUp草图大师等工具类课程;
- 专业深化层:设置VR引擎场景美术、交互程序开发、软装设计等实战课程;
- 职业认证层:对接“1+X”室内设计师、环境艺术设计师等行业资质考核。
课程设计强调“作业作品化、作品产品化”,例如学生需完成真实项目如文化创意街区规划、特色小镇设计等,并参与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三、合作模式:混合所有制办学的创新实践
校企双方通过共建中关村(济宁)新迈尔数字媒体学院,实施“引产入校-产教融合-实岗实训”模式。新迈尔投入师资团队与技术资源,将企业级项目引入课堂,例如VR灯光构建、商业空间渲染等实训环节。同时建立“双导师制”,由企业工程师与校内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完成从设计提案到施工落地的全流程。这种深度融合使教学标准与行业技术迭代保持同步。
四、教学成果:竞赛引领与就业赋能
专业通过“教赛创”一体化平台培育学生创新能力,近年斩获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发明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等荣誉。学生作品如“有棵树”自习室空间设计、“儒风雅韵”主题民宿等,既体现传统文化元素,又融合智能设计技术,成为教学成果的典型代表。就业服务方面,企业提供岗位直通推荐,合作单位涵盖装饰工程公司、数字科技企业等多领域,形成“院校集群-企业集群”联动生态。
五、发展前瞻:智能化与在地化融合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深化,专业计划增设智能空间优化、数据驱动设计等前沿课程。同时依托济宁“孔孟之乡”的文化资源,持续探索传统文化数字化表达路径,例如将儒家“和为贵”理念融入现代空间设计。未来将通过“校政企社”四方联动机制,进一步拓展乡村振兴、智慧城市等新兴市场的校企合作项目。